彈性出糧 方式 資料圖片

彈性出糧方式 或影響按揭獲批機會

按揭

廣告

在申請按揭的過程中,銀行最關心的是申請人的還款能力,而還款能力高低則要視乎申請人的工作性質、收入水平,以及收入的穩定性等。某些行業如建築、物流運輸或飲食業等,個別僱主的出糧方式比較彈性,有些僱主會跟員工協議每月薪金部分以銀行轉賬、部分以支票或現金形式支付。表面上看來,這些安排很瑣碎,作為員工可能但求每月薪金準時到手便可,惟實際上,當置業而有需要申請按揭時,這些彈性的出糧方式有機會影響其獲批機會。

近日有網民在社交平台發問,指自己從事建築業,有意購入一個約400萬元的小型單位,並希望承造八成按揭,即向銀行貸款約320萬元,供款30年。
該名網民月入約28,000元,因為單位樓價不高,即使他欲造到高達八成按揭,理論上,都能符合入息要求。
不過,這位朋友的支薪方式比較特別,他每月約28,000元的收入中,約5,000元是自動轉賬;其餘部分則以支票形式支付。

報稅額視為真正入息

跟銀行接洽時,按揭申請人有提交稅單及強積金(MPF)紀錄,惟其後被發現,其報稅金額僅約8,000元。
報稅金額跟聲稱的收入不同,情況則變得有點尷尬,即使按揭申請人能提供其他薪金的入票紀錄,相信在銀行的標準下,只有報了稅,每月約8,000元的收入會被視為真正的入息。

就算這位朋友能同時呈交強積金紀錄和加上擔保人,恐怕最多也只能借到單位樓價七成。
後來那位網民再次更新狀況,表示因為最初沒有想到支薪方式會影響申請成敗,以為自己一人的資產收入,足以完成整個程序,結果只好非常趕急地找來一位親人當擔保人,最終他獲批七成按揭。
由此個案可看到,讀者如正物色心儀單位,並有可能隨時入市,筆者建議應儘早開始累積和整理一份完整和有效的財務紀錄(包括出糧紀錄),習慣成自然;否則,到了有需要向機構借貸時,文件不齊全將直接影響申請結果。

應預留更多時間向銀行交涉

此外,某些行業的員工為了減少稅項支出,情願只向政府申報部分收入,並完全以現金形式收取人工,有網民分享另一些取巧的支薪方式,但大家要明白,這類操作通常並不合法,往往得不償失。

銀行講求的是真實、穩定和可追溯的入息來源。如有需要,按揭申請人應考慮預留更多時間向銀行交涉,又或同時向更多間銀行提交按揭申請,以增加成功機會。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經一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