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價 資料圖片

樓價難負擔上會要靠人 弄清3類身分分別

按揭

廣告

雖然香港樓價近年已從高位回落了不少,但不少人仍覺得樓價難以負擔。不少業主在申請按揭時,都需要增加借款人或擔保人,才能滿足銀行要求上會。不過對於這些不同角色,許多新手買家未必能分清楚,亦不知道有關要求是甚麼。

有地產代理公司報告指,今年供樓負擔比率已跌穿五成水平,相較2021年高位跌幅高達20%。
不過,香港樓價仍然蟬聯15年,為全球最難負擔城市,去年負擔比為14.4倍,意味住一般人要不吃不喝14.4年,才能成功買樓。
其實申請按揭時,主要涉及三種角色,第一類是按揭人,即物業的買家,向銀行申請按揭的人。

所有業主需作為按揭人

如果購買物業時涉及多過一位業主,所有業主都需要作為按揭人,例如以聯名方式購入物業,便要兩人一起申請按揭,不能其中一個人申請做按揭;另一人不申請。
如果按揭人自己已具有足夠還款能力,那麼就不需要再找其他借款人及擔保人。

至於借款人與擔保人,雖然作用上都是為按揭人在申請按揭上提供幫助,令按揭人可以增加獲批的機會,然而兩者實際上有不少分別。
借款人是向銀行貸款的人,需要承擔還款的責任,銀行會視乎借款人能力、年紀、信貸評級等,以決定是否批出按揭。
如果借款人本身還款能力未符合要求,可以再加入其他人作借款人,以提高還款能力。
有時候,按揭人與借款人概念較為複雜,例如陳先生(化名)與太太以聯名方式購入物業,兩人自然也是按揭人;不過陳太沒工作,負責供款的責任為陳先生,陳先生就是按揭人、同時為借款人;至於陳太就只是按揭人,兩人都是物業的抵押人。

而擔保人則是為按揭提供擔保的人,用於借款人還款能力不足的時候。如果借款人無法供款,擔保人就要負責還款。

物業斷供先追供款人

由於不同銀行有不同做法,有些銀行只容許近親做擔保人;有些銀行則容許朋友作為擔保人。
如果按揭人需要敘造高成數按揭,即購買按揭保險,而按揭保險規定擔保人及借款人必須有親屬關係,而擔保人是否要與按揭人同住,則視乎入息及總債務。
借款人與擔保人之間最大分別,在於一旦物業斷供,銀行追討次序,會先由借款人追起;其次為擔保人。
而借款人如果不想再擔任借款人,是需要取得銀行同意及重造按揭;至於擔保人「甩保」則不需要,但需要獲得銀行批准。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經一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