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子女 選校網 資料圖片

為子女選校網 2大方案租多間定買多間

按揭

廣告

雖然香港目前有20,000港元的新生嬰兒獎勵金,但早前特首到《施政報告》諮詢會時,還是有人要求再加碼更多相關福利。畢竟時代進步了,新一代父母有感自己對子女有更大責任,願意為子女花更多資源,務求為他們做最好的人生規劃。

要贏在起跑線,搬入「四大校網」(即港島11、12及九龍34、41校網)的重要性可謂無庸置疑。
然而,如有意搬進熱門校網,家長出手購買物業前,便需要做足資料搜集。
所謂「擲界盤」,正是指一些位處熱門校網邊緣、實際卻不屬於該校網的樓盤。
以九龍41校網為例,鄰近的又一村、又一居等,其實已被劃入深水埗區的40校網;向東延伸至九龍城的御‧豪門,亦已不再屬41校網。
在這些地區置業,家長應善用教育局所提供的校網地圖與選校名冊,倘若未經查證便草率決定,極易因誤判校網範圍而影響子女入學安排。

搣甩高成數按揭

筆者公司接觸到一個個案,一對專業人士夫婦原本已在灣仔12校網購置了一層物業,單位買入價683萬元,並敘造了九成按揭。

二人起初對家中孩子的升學路沒有太多想法,直到孩子進入幼稚園,與其他家長交流後,才驚覺校網重要性。
由於爸爸希望安排孩子能入讀他昔日就讀的小學,於是構思在中西區11校網另租單位。但他認為原本每月供樓約28,293元,隔壁中西區的小型單位的租金,也動輒要20,000元,兩者加起來每月支出近50,000元,似乎不太明智。
經分析後,筆者團隊為他們構思不同方案。第一個方案是補款將單位按揭成數降至七成,「搣甩」高成數按揭,然後將單位放租,同時到中西區租住一個租金相若的單位。
因為之前二人已為單位供款一段時間,尚欠本金約619萬元,而單位在一間大型銀行現估700萬元,他們可考慮轉為七成按揭,實際所需的補款僅約129萬元(原有按揭尚欠本金619萬元減去轉按貸款額490萬元),然後轉按後的每月供款22,000元。

如將單位以21,000元租出,自己以20,000元租住中西區單位,實際的每月淨支出,則會是21,000元,跟他們原來的每月居住開支相若。
如果手上資金更充裕,第二個方案是將原有單位轉成七成按揭放租之餘,中西區的單位不是租住,而是直接以八成按揭買入。
筆者團隊物色到的中西區單位估價為570萬元,按八成首期為114萬元。
因目前息口較低,即使中西區單位由租改為買,每月按揭供款20,600元,其實也跟租樓成本相若;但直接買入的支出部分是用作償還本金,而非全數落業主口袋,故如資金充裕的話,絕對值得考慮。

兩個方案的預期每月淨支出,均較原本逾50,000元的支出少。當然,這個家庭其實本身已身處熱門校網,大灑金錢搬到隔壁校網是否值得,要視乎夫妻二人的理財和教育觀念,最終並沒有標準答案。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經一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