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入預估租金收入 提升貸款者還款能力
「預計租金收入」相對於實際租金收入,乃指銀行透過估算有關物業單位的租金水平,將其未兌現的潛在收入,先算入按揭申請人的入息,令一些有意買樓收租的業主,其收入水平能更充分地反映,也令銀行可以更整全的角度進行審批。
去年政府在《施政報告》宣布,將住宅物業的按揭成數上限,不論價值和是否自住統一至七成,其中買樓放租的按揭成數要求,亦由六成放寬至七成。
跟以往的政策相比,業主現在付出更少的首期,便可以購入物業放租,讓租客幫自己供樓。
當然,首期愈少、貸款額愈大,理論上,按揭申請人的入息也要愈高,如果有朋友身上已有一層物業,然後差一點入息才足夠購買第二間收租,又應該如何部署?
針對未正式出租物業
平日申請者如果已有正在出租的物業,銀行會根據租約上的金額及入賬證明計算其「實際租金收入」;預計租金收入則是針對剛購入、尚未正式出租的物業。
如果按揭成數是等於或低於七成的話,銀行或會願意透過估價行估算有關單位的市場租金水平,最終將其潛在的租金收益,經一定比率的折扣後,撥入申請者的每月入息金額。
言則有了預計租金收入,申請者在銀行眼中的還款能力亦會大大提高。
近期筆者遇到一個個案,客戶從事銷售工作,收入以佣金為主,平均每月約20,000元。
她計劃購入一個380萬元的單位,並申請七成按揭。因為銀行要求的最低月入約24,000元,起初她打算找哥哥作擔保人,惟銀行經查核後,發現哥哥信貸評級一般,且欠卡數不少,未能通過審批。
幸好經了解後,筆者公司得悉她目前正跟家人同住,不急著自己遷出,遂建議她加入單位的預計租金收入,供銀行參考。
一般銀行都會就預計租金打六至八折,該單位的預計租金本為每月約13,000元,筆者後來物色到一間大型銀行,表示可以八折計算客人的預計租金收入,由此客人的最新入息水平,便由每月約20,000元,增加10,400元,至30,400元。
因為最新的入息遠高於要求,最終申請順利獲批。
最後提醒讀者,申請人要有心理準備按揭批出交樓後,單位租出時實際的租金水平,未必跟原先預估的相同。
而如果申請人的計劃有變,希望將單位改回自住,要小心自己原本的收入水平並不足夠,每月的供樓開支會帶來不少財政壓力。大家思考單位要租出還是自住時,要審慎評估自己的情況。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