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2025懶人包

施政報告2025懶人包│福利政策建議/重推租者置其屋計劃/電子消費券/子女雙倍免稅額/放寬夜經濟(持續更新)

政府政策

廣告

施政報告2025懶人包(持續更新)|特首李家超提早於9月17日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提出「改革求變,係香港發展嘅大方向」,從各方面進一步鞏固香港競爭力, 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帶領社會改革創新。為了幫助您快速了解特區政府施政動向,本文將以懶人包形式,為讀者總結主要內容,快速掌握關鍵要點。

施政報告2025懶人包│公布日期

2025年《施政報告》提早至今年9月17日發表,政府表示將舉辦逾40場諮詢會聽取各界意見,詳細時間表如下:

2025年6月16日: 《施政報告》公眾諮詢期正式展開
2025年9月17日: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

李家超做好「超級聯繫人」:引進來、走出去

施政報告2025公佈前夕,特首李家超於社交平台發佈影片,首次運用AI技術,生成過往三年的李家超形象:

「過去兩年,在我宣讀《施政報告》當日,我和團隊均穿上同款領呔和領巾以示隊形和團結。下星期三我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時,我們會戴起由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師生團隊設計及製作、意義非凡的領呔和領巾。

他們的設計靈感來自香港三座著名大橋——連接香港、珠海及澳門,標誌粵港澳大灣區更緊密連成一線的港珠澳大橋;通往香港國際機場,象徵聯通世界、體現國際視野的青馬大橋;以及貫通新界西北部與青嶼幹線,代表深度融合與和諧發展的汀九橋。

香港擁有頂尖的基建設施和完善的交通網絡,橋樑建設技術亦是世界知名。三座大橋每日川流不息的運量,展現香港充滿活力和繁榮的一面,亦反映連接內地與香港、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象徵香港要繼續致力做好作為「超級聯繫人」及「超級增值人」的角色,同時積極發揮「引進來、走出去」的重要雙向平台作用。」

施政報告2025懶人包 (圖片來源:FB@李家超)
(圖片來源:FB@李家超)
2025年施政報告

擬重推租者置其屋計劃

  • 有傳媒報道,政府擬重啟已暫停20年的「租者置其屋計劃」,回應基層市民置業訴求。據報,當局擬小規模重推租置計劃,先揀選個別屋邨、充分調查居民上車意願,才正式推行。
  • 有立法會議員期望單位售價介乎市價15至20%,不貴過100萬元;若是「公屋富戶」,折扣率應減少,單位售價應介乎市價30至35%。
  • 市場認為,重推租置計劃能讓數十萬公屋家庭以可負擔價格置業,將房屋價值轉化為個人財富,為基層市民提供向上流動機會,亦可減輕政府在房屋管理上財政負擔。

倡設「購房資金通」

  • 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繼續倡議設立「購房資金通」,建議應購房「互聯互通」,設立資金池供兩地人才到當地購房
  • 而該資金池需以密閉式運作,初步建議以國家外匯儲備的0.5%或0.6%為起點,金額應為100億至200億美元。

促派2000元電子消費券

  • 自由黨促請政府向本地居民派發2,0會成員的自由黨黨魁張宇人認為,相比起以往的1萬元消費券,2,000元不算太大數目,但有很大作用。
  • 又指,近期中小微企資金緊絀,期望政府可發放用於餐飲、零售、服務業的電子消費券,同時建議向租用政府物業的餐飲及零售商戶減一半租金。

延長「雙倍免稅額」

  • 保險界立法會議員陳健波的建議,延長子女「雙倍免稅額」至出生後首3年
    資助願意交出公屋的長者在內地置業,並持續優化大灣區退休計劃
    發展多元資產穩定幣,重點發展錨定人民幣、港幣及貴金屬的多元資產穩定幣

倡100元印花稅擴至600萬住宅物業

  • 地產建設商會建議,其中2項包括進一步放寬投資移民買港樓限制,容許將所購住宅價值計入投資額度,上限為2000萬元。
  • 此外,建議將100元印花稅徵收門檻,放寬至樓價600萬元或以下住宅物業,業界普遍認為若建議落實勢進一步激活樓市交投。

倡「新生嬰兒獎勵金」恆常化

  • 經民聯向行政長官李家超提交118項施政建議,包括新註冊或搬入北部都會區指定地區的企業,首5年利得稅全免
  • 延長「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下「還息不還本」
  • 金管局和銀行為受關稅戰影響企業,未能如期還款的中小企提供寬限
  • 恆常化「新生嬰兒獎勵金」

倡「高級公務員責任制」設懲處機制

  • C15+召集人陳紹雄建議研究「高級公務員責任制」,強化部門主管和高級公務員的領導作用,針對重複及嚴重性問題,研設懲處機制如凍結加薪等措施
  • 建議為公務員注入更顯著的理財基因,尤其在推動主管工務工程時,主責部門應抱有「業主」意識,負上合理訂定設計要求及項目預算,以及嚴格管控預算、開支及進度的責任

放寬「新投資移民」買樓限制

  • 地產及建造界議員龍漢標建議放寬「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對住宅物業投資的限制,例如將現行需要購買最少5,000萬元住宅物業的門檻降至2,000萬元,甚至取消該項要求。

放寬「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

  • 民建聯周浩鼎表示,現時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購入本地住宅物業必須價值5,000萬以上,故建議政府當局放寬至3,000萬或以上,因巨額投資者對於這些物業亦有需求,相信此措施不影響一般市民置業。

適度放寬「夜經濟」規定

  • 經民聯發表「發展香港夜經濟研究報告」,建議拆牆鬆綁適度放寬土地使用、噪音、衞生等方面規定,為推動夜經濟掃除障礙。
  • 該黨提倡打造香港地道特色美食薈,允許小販以免駐場費方式進駐並販賣特色小食,又提出推動IP聯乘宣傳,設Chiikawa、Labubu打卡裝置和期間限定店。
  • 經民聯主席盧偉國認為,夜間活動對經濟民生帶來的重要貢獻,政府應明確肯定夜經濟的重要貢獻,積極向社會傳遞「夜生活帶來繁榮」的正面訊息。

「賽事+旅遊+交通」套票

  • 「A4聯盟」提出50項建議,包括提出政府應聯合旅遊平台和商家,推出「賽事+旅遊+交通」套票
  • 於港鐵啟德站及宋皇臺站張貼二維碼,提供吃喝玩樂資訊

推動「帆船旅遊」

  • 民建聯鄭泳舜認為,政府可思考大球場定位,以支援盛事和精英運動;又建議政府推動「帆船旅遊」,吸引更多高消費旅客。

促設食品科技生態圈

  • 中華廠商聯合會副會長黃家和建議,在北部都會區設立「香港食品產業園」,打造集研發、檢測與生產於一體的食品科技生態圈。
  • 首階段可聚焦銀髮食品、健康食品、清真食品、港式特色產品及未來食品等領域

中小企數碼化轉型

  • 香港總商會建議,政府推出措施幫助中小企數碼化轉型、善用人工智能等科技,協助企業應對不確定的環境
  • 另外,ACCA香港分會就建議,施政報告研究延長港股交易時間等金融措施,並且吸引人才留港發展,推動經濟

圖片來源:政府新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