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華爾道夫酒店再陷歧視風波 中國女子穿拖鞋被拒門外 外籍遊客待遇卻不一樣
廣告
上海華爾道夫酒店近日再度捲入歧視中國顧客的爭議,一名網友曝光因穿涼鞋拖鞋被拒絕進入高級餐廳「孔雀廊」,卻目睹外籍旅客穿人字拖及短褲順利入內的經歷。此事件迅速在內地社交平台如微博和小紅書上發酵,網民指責酒店存在明顯的雙重標準,甚至將其與歷史上「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歧視標語相提並論。希爾頓集團回應稱著裝要求適用於所有賓客,但未解釋差別待遇的質疑,事件持續引發公眾不滿,呼籲當局介入調查。
事件詳情與網民類似經歷
據網友描述,該顧客因穿著涼鞋被攔在孔雀廊門外,要求更換正常鞋子才能用餐;然而,隨後到達的一對美國夫婦僅穿人字拖和短褲,即被允許進入,未受任何阻攔。
此經歷發布後,迅速引發廣泛關注,多位網友分享類似遭遇。例如,上月一名身穿蘿莉塔風格洋裝的女子被自稱經理的工作人員制止,指其穿著「不得體」,並直言「我就是歧視」。
網民普遍認為,酒店工作人員對中外顧客執行著裝要求時存在明顯偏見,有人質疑這是否為「內外有別」的潛規則,或反映制度性歧視。評論區充斥強烈不滿,有人諷刺酒店「崇洋媚外」,並將事件與歷史歧視相聯想,強調在當今社會仍存在對中國人的不公待遇。
酒店背景與希爾頓回應
上海華爾道夫酒店位於外灘核心地段,前身為遠東最著名的禮查飯店(Astor House Hotel),由美國希爾頓集團負責經營與管理,物業所有權則屬中國錦江國際集團。這一「中方擁有資產、美方輸出品牌」的合資模式,使酒店成為中西文化交融的象徵,但也易引發爭議。希爾頓中國方面回應稱,其著裝要求「適用於所有賓客,不分國籍」,並強調高檔餐廳設有形象規範,以維護用餐環境,所有員工均接受公平執行相關規定的培訓。然而,對於網民指出的「差別對待」現象,希爾頓未提供具體解釋,僅重申政策公平性。此回應未能平息輿論,公眾質疑酒店是否真正執行無差別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