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衞談港人北上消費 認為毋須過度渲染:「變幻才是永恆」
廣告
香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日前在電台節目中回顧現屆政府過去三年的工作成果,強調在完善選舉制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及成立「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等方面成效顯著,對香港未來影響深遠。他特別提到粵港澳大灣區在人流、物流、資金流方面的互聯互通,並表示政府將繼續深化與內地的合作。針對港人北上消費現象,曾國衞認為毋須過分渲染,呼籲香港以「獅子山精神」識變、應變、求變,以應對消費模式轉變與經濟挑戰。
政府三年成果:融入大灣區與制度完善
曾國衞指出,現屆政府以「最短時間做最多事情」為目標,推動多項開創性政策:
- 完善選舉制度:確保「愛國者治港」,提升治理效能。
-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深化大灣區合作,促進人流(高鐵與跨境巴士)、物流(港珠澳大橋)及資金流(「互聯互通」金融機制)。
- 愛國主義教育:成立工作小組,推廣國民教育,強化市民身份認同。
他強調,這些舉措為香港長遠發展奠定基礎,未來將進一步加強與內地城市在科技、文化及旅遊領域的合作,如支持深圳前海與廣州南沙的創新項目。
北上消費:毋須渲染,香港需應變
針對港人假日北上消費現象,曾國衞以其入境處處長(2016-2020年)經驗回應,指目前北上人次與過去相比「無特別多」,以往港人已習慣到深圳購物、按摩或餐飲,現今僅因內地來港消費模式改變(如自由行減少、團體旅遊增加)而顯得北上趨勢突出。他引用入境處數據,2024年香港居民經陸路口岸北上約1.2億人次,較2019年疫情前略增5%,但遠低於疫情後反彈預期(1.5億人次)。
曾國衞形容「變幻才是永恆」,認為社會毋須過分渲染北上消費,關鍵在於香港如何「識變、應變、求變」。他鼓勵港人發揮「獅子山精神」,做好本業,無需過分擔憂經濟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