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率 工聯會

香港生育率持續低企 政黨倡每年派育兒津貼 陸頌雄:酒樓結業是因為少了小朋友

時事

廣告

新生兒補貼兩萬元被指「不夠奶粉錢」,工聯會進一步建議每年發放2,500元育兒津貼,涵蓋至小孩12歲,盼長期支援紓緩撫養壓力。立法會議員陸頌雄坦言,育兒開支極高,「基層撐住養都要一、二百萬,不要只給出世利是,每年津貼才有效鼓勵生育」。他更指出,小朋友減少連帶家庭消費減弱,「酒樓結業亦與生育率下降有關」.

工作繁忙 家庭分居成常態

年輕夫婦受限房屋及工時壓力,婚後被迫分居、育兒分擔困難。即使有子女,雙方仍難以兼顧工作與育兒,反映家庭友善政策及彈性工時刻不容緩。工聯會建議生育婦女設半年「保障期」,防止因育兒被解僱,並強化托兒服務、延長托管時間至晚上及周末,鼓勵企業資助員工使用托兒名額,協助婦女快速回歸職場。

社會結構與價值觀轉變

2025年香港總和生育率已跌至全球第一低,僅0.8,人口老化危機加劇:晚婚、未婚人數持續增加,家庭結構收縮,年輕世代更重視個人自由、生活質素,傳統「養兒防老」觀念式微。專家分析現有經濟、房屋及育兒障礙,需要政府多管齊下改革職場及社區支援,並透過價值觀宣傳重塑生育和家庭形象.

多方建議強化育兒政策

工聯會倡議參考內地,引進社區服務大樓設立托兒中心,並推動企業及非牟利團體合作,建構就近、延時、公平的育兒服務網絡。此外,有議員提議提高育兒現金補貼額度,完善彈性工作措施及住房支援,向年輕家庭提供可持續人口政策,回應經濟與人口結構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