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北辰親歷旅遊巴亂停車堵路 促用AI執法人性化處理違泊
廣告
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近日在Facebook分享親身經歷,4月29日駕車前往立法會途中,於灣仔告士打道一條小路遇「塞車」。他初以為是交通意外,後發現一輛旅遊巴違規停靠路邊,司機開門讓50-60名學生下車,完全無視後方車龍,導致交通阻塞。後方車輛不斷鳴笛,旅遊巴司機仍無動於衷。田北辰上傳行車記錄儀片段,斥責司機漠視法規與道路安全,強調警方對此類「害群之馬」不應姑息。他理解商用車營運艱難,同意在不影響安全與交通下允許短暫上下客,但批評個別司機濫用規則。
AI執法建議
田北辰建議警方引入人工智能(AI)輔助執法,透過監控系統自動識別疑似違泊車輛,生成錄像供警方審查。執法人員可根據片段判斷是否屬長時間違泊,或僅為不阻塞交通的快速上下貨/客,再決定是否開罰。他認為此方法兼顧人性化與效率,能減少司機與警方爭拗,提升執法透明度。現行法例下,違泊罰款為固定罰款320港元(《道路交通條例》),惟警方多採口頭警告,執法力度不足。田北辰指,AI可助篩選嚴重違規個案,針對性執法。
背景與影響
香港交通擠塞問題嚴重,違泊亂象頻生,尤以旅遊巴與貨車為甚。運輸署2024年數據顯示,港島違泊投訴達1.2萬宗,灣仔區佔三成。田北辰過往關注交通議題,如任九鐵主席時引入「全月通」月票與8分鐘延誤通報,獲市民認同。惟AI執法需解決私隱與技術挑戰,如攝錄範圍與數據儲存。X網民反應兩極,有人支持:「AI執法公平,堵路真要罰!」亦有人憂慮:「商用車搵食難,AI會唔會太嚴苛?」
圖片來源: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