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收緊移民英文要求:2026年起技術簽證須達A-level水平 預計減移民10萬人
廣告
英國政府於10月14日宣布新移民政策,從2026年1月8日起,技術工人、增長型企業人員(Scale-up)及高潛力人才(HPI)簽證申請人須具備相當於A-level程度的英語能力(CEFR B2級),較現行GCSE水平(B1級)提高一級。此舉旨在確保移民「融入社會」,內政大臣馬曼婷(Shabana Mahmood)強調「不能接受不學英語的移民」。政策預計每年減移民最多10萬人,影響建築、醫療等行業,引發僱主憂心人手短缺。批評者指新規「不公平」,本地人未必達標,質疑對經濟貢獻的實際幫助。香港BNO簽證暫未受影響,但永久居留要求將從5年延至10年。
新政策詳情:B2級英語測試,適用三類簽證
新規定適用於技術工人簽證(年薪至少41,700英鎊,約43.3萬港元)、Scale-up簽證及HPI簽證,申請者須在內政部認可機構親身考試讀、寫、聽、說四項,達B2級(理解複雜主題、流利溝通、撰寫詳盡文章)。英國文化協會指,B2級相當於A-level,遠高於現行B1級(GCSE)。2025年上半年,此三類簽證吸引逾4萬人,HPI佔1,850人。內政部副大臣Mike Tapp表示,將逐步擴及其他簽證及家屬,確保移民「貢獻社會」。永久居留(ILR)逗留期從5年延至10年,預計2026-2027年減簽證400-1,500人。
政府動機:減移民與融入社會,馬曼婷:歡迎有貢獻者
馬曼婷表示,「英國歡迎願意貢獻的人,但不能接受不學英語、無法融入的移民。」這是工黨5月白皮書的延續,旨在令移民制度「更可控、更有選擇性及公平」。首相基爾·施凱爾(Keir Starmer)早前強調改革減移民,2024年淨移民降至43.1萬人(較2023年90.6萬減半)。內政部估計,新措施每年減10萬移民,聚焦中等技術工種。牛津大學移民觀察中心主任Madeleine Sumption認為,政府需平衡語言要求與經濟貢獻,畢業生職位本已高標準,但建築護理業影響大。
批評聲浪:不公平影響勞工,香港BNO暫無變
移民律師Afsana Akhtar批評新規「不公平」,「許多英國本地人也未必達A-level英語」,外勞來英後自然提升語言,現行GCSE已足。僱主憂心人手短缺,建築醫療行業英語要求低,預計缺工加劇。香港BNO簽證(2021年推出,吸引逾18萬人)暫未受影響,但ILR延長至10年或波及未來永久居留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