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 蹭穿

雙11「穿完退貨」亂象:內地網店奇招防「蹭穿族」巨型吊牌與拉鍊鎖成新常態

時事

廣告

在內地電商「雙11」購物狂潮中,「七天無理由退換貨」本為保護消費者權益的金牌規則,卻淪為部分「蹭穿族」的薅羊毛工具:買衣拍照打卡、穿出去社交,甚至參加派對後原封退回,留下味道與污漬。據公開數據,女裝退貨率高達50%-60%,直播帶貨更飆至80%以上,商家叫苦連天。為自救,網店東主腦洞大開,從A4紙大小的「巨型吊牌」到拉鍊「上鎖」,這些奇招雖治標不治本,卻在社交平台引爆討論,折射電商生態的信任危機與惡性循環。
雙11 蹭穿 (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雙11 蹭穿 (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巨型吊牌的無奈之舉:A4硬紙防外出,退貨率仍高達九成

女裝店主小馬分享血淚史:顧客買20件退18件,退回衣物滿是香水味與污漬,售後一塌糊塗。傳統小吊牌無效後,她改用A4規格硬質材料製作「超大吊牌」,掛在衣領或腰間,穿上即如背板,外出尷尬感滿分。「衣服掛這個吊牌不好穿出去」,小馬無奈道。類似設計多見於禮服與高退貨品類,材質偏硬、尺寸誇張,旨在增加穿着不適,降低「蹭穿」機率。另有商家透露,朋友店退貨率達90%,巨型吊牌雖減輕部分損失,卻推高成本,迫使售價上漲,形成「高退貨→提價→性價比低→更高退貨」的死循環。

拉鍊上鎖的極端防禦:密碼鎖送客,穿出門太尷尬

北京一服裝商家更絕:在拉鍊頭掛上顯眼密碼鎖,退貨衣物常帶洗衣液味,巨型吊牌成本高且效果有限,改用鎖具「大多數人應該還是會覺得不好意思吧」。鎖不影響試穿,確認收貨後告知密碼,鎖直接贈送。商家發文稱,此舉專防「穿過又退」,網友笑稱「電商界的防盜門」。這些奇招雖創意十足,卻凸顯商家無力:惡意退貨不僅吞噬利潤,部分小店承受不住欠款「走佬」,退出市場。

惡性循環的深層隱憂:互信崩壞,電商呼喚善意平衡

專家分析,惡意退貨推高運營成本,商家提高售價或退出,消費者最終買單。巨型吊牌與拉鍊鎖僅治標,根治需平台加強審核、消費者自覺善意。內媒呼籲:在互信基礎上交易,電商方能恢復活力。雙11狂歡背後,這場「蹭穿大戰」提醒我們:規則本為雙贏,濫用只會兩敗俱傷。未來,或許需更完善的信用機制,讓誠信成為電商的最好吊牌。

圖片來源: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