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 黃家和

香港餐飲業現「谷底回升」跡象 業界籲市民夜間多外出用膳 黃家和:香港「唔係輸晒」

時事

廣告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日前在電台節目中指出,儘管本港經濟疲弱導致食肆結業消息不絕,但餐飲業自今年9月起已出現「谷底回升」的積極跡象。他認為這得益於多重正面因素,包括旅客數量增加、出口數字改善及整體就業情況回穩。然而,黃家和強調,本地市場仍是餐飲業的絕對核心客群,佔整體生意的九成左右。為鞏固復甦勢頭,他呼籲廣大市民能夠「夜晚唔好匿喺屋企」,多外出到餐廳用膳,以實際行動支持本地餐飲經濟。

輸入外勞與兩餸飯現象:市場競爭與服務質素的兩面刃

在人手短缺方面,黃家和指出失業率雖然稍為回落至3.8%(餐飲服務業失業率回落至6.4%),但行業對人手的需求仍然強勁,故持續需要「純粹靠外勞填補空缺」。他提到目前已有約3萬名外勞來港工作,並觀察到輸入外勞後,餐飲業整體服務質素有所提升,反映出人手供應與服務品質的直接關聯。與此同時,餐飲市場的內部競爭也日益激烈。他特別提到「兩餸飯」**的興起,其數量已由年初的約800間激增至目前的約1,200間,並已開始提供龍蝦等貴價食材,改變了顧客的消費習慣,對傳統快餐店和茶餐廳的生意構成了巨大衝擊,預料未來行業競爭將更加激烈。

夜間經濟與性價比挑戰:香港餐飲的國際優勢

在旅客市場方面,香港餐飲業見到正面增長,過去十多個月內有超過3,000萬名內地旅客訪港,非內地旅客增幅亦達16%。旅客增加間接帶動了夜間消費,許多食店選擇延長營業時間。不過,黃家和表示,他仍不時為旅客尋找夜間消遣活動感到「頭痕」,因部分酒吧已縮短營業時間。面對市民北上消費熱潮的挑戰,他坦承內地在租金、人工及食材成本上擁有較強的性價比。然而,黃家和強調香港餐飲業的優勢在於質量與創意,以及具備更強的國際視野和國際採購食材的能力,故「唔係輸晒」。此外,他提到有內地餐飲企業來港拓展業務時,傾向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降低人力成本,並通過內地大規模採購壓低食材成本,這些企業在香港站穩陣腳後,更以香港為跳板,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