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擬鬆綁加班上限:日本勞動改革倒退?企業歡迎 勞工憂過勞死重現
廣告
日本首位女首相高市早苗引發勞動政策地震?她有意檢討並鬆綁2019年《工作方式改革法》加班上限條例,允許企業與員工協議放寬每年720小時(月均100小時)限制,讓日本重返「工作狂時代」。高市自稱「工作狂」,當選自民黨黨魁後公開鼓勵議員拋棄「工作生活平衡」,加倍投入。此舉獲企業界讚許,視為緩解勞動力短缺的靈丹;勞工團體卻強烈反彈,憂過勞死悲劇重演。11月5日參院會議,反對黨追問,高市回應稱條例有「副 synergistic 作用」,限制加班等於削減收入,逼人兼職更傷健康。這場爭議,不僅考驗高市內閣的勞動治理,更折射日本高齡化社會的結構性痛點。
從電通過勞死到改革上限:五年勞動法緣何成高市眼中「副作用」
2019年改革源自電通員工高橋松子過勞自殺案,震動全國。該法規定一般員工年加班上限720小時(月均60小時,特定行業100小時),違者企業面臨罰款、黑名單與刑事責任,旨在根絕「過勞死」(karoshi)。五年來,過勞死案件從高峰期年均300宗降至約200宗,改革初見成效。高市卻在參院會議直言:「我理解勞動部正檢討此條例……限制加班就是減少加班費,影響生計。」她主張彈性協議制,讓員工自願超時賺錢,批評現行法逼人從事不熟兼職,「更有壓力,對健康有害」。高市標榜「決斷與前進內閣」,視鬆綁為經濟復甦關鍵,呼應企業呼聲:在勞動力短缺下,製造業、運輸業與醫療界難以招聘,鬆綁可提升生產力。
勞工怒吼:每月100小時是過勞死臨界點,貨車司機憂「回到老樣子」
勞方反彈如潮。工會與反對黨批評,高市「企業優先」思維忽略基層苦況。日本勞動基準監督署數據顯示,月加班100小時即為過勞死高風險線,改革前運輸業司機常「半年休一天」,如今剛啟動「2024問題」上限(年960小時),鬆綁恐讓血汗回歸。一名37歲貨車司機向媒體吐苦:「放鬆管制對企業或許有利,但對我們勞動人群,一切都將回到老樣子。我希望政府理解我們的處境。」醫護與服務業員工亦憂心,女性勞工更恐加劇育兒負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