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連鎖院線AMC 開場前狂播30分鐘廣告 洛杉磯觀眾掀遲到潮
廣告
美國最大連鎖戲院AMC自2025年7月起,將電影正片前廣告時長增至25至30分鐘,並在網站明確標示「正片將於開場時間後25至30分鐘開始」,此舉引發觀眾強烈反彈。洛杉磯觀眾為避開冗長廣告,準時入場率從55%降至42%,反映對新政策的抵觸。AMC試圖透過廣告收入與票價優惠挽救票房頹勢,但背後折射出全球戲院業在疫情後復甦乏力、串流平台競爭加劇的挑戰。
廣告延長與觀眾反應
AMC於6月與National CineMedia(NCM)達成協議,新增「鉑金時段」廣告,於電影開場前播放5分鐘非電影廣告及30至60秒高價廣告,連同原有預告片與品牌宣傳,令前置內容長達25至30分鐘。
一項針對芝加哥AMC放映電影《28年後》的調查顯示,僅20%觀眾於開場時間入座,12分鐘後達70%,正片開始前一分鐘才全場滿座。此現象在洛杉磯更為顯著,準時率從55%跌至42%,36%觀眾坦言故意遲到以避開廣告與預告片。網民在社交平台上抱怨:「加更多廣告只會讓人更不想去影院!」
票房低迷與財務壓力
AMC的廣告策略源於財務困境。據Comscore,2025年首季美加票房按年下跌7%,3月更暴跌50%,整體觀眾人數較疫情前減少25%。2024年全年票房僅87億美元,遠低於2019年的114億美元。AMC自2019年起關閉169間戲院,2025年第一季錄得1996年以來最差業績(疫情年除外)。
為穩定財務,AMC除增加廣告外,還推出「半價星期二」與「半價星期三」優惠,針對AMC Stubs會員(含免費會員)提供成人晚場票價五折,試圖吸引平日觀眾並推廣預告片曝光。然而,47%觀眾認為廣告令電影體驗「不再高級」,削弱戲院吸引力。
行業挑戰與未來出路
全球戲院業正面臨結構性挑戰。串流平台的普及讓觀眾更願意在家等待新片上架,縮短的院線窗口(平均30天)進一步削弱票房潛力。AMC的廣告策略雖短期內增加收入,卻可能長期損害觀眾體驗,特別是洛杉磯與紐約等主要市場,僅60%觀眾在預告片開始時入座,影響片商行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