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資產

明星負資產慘案!何啟華@ERROR入市6個月瞬間負資產 娛圈「隱世樓王」自爆聽前輩意見買樓累自己填氹

樓市熱話

廣告

明星負資產再度成為社會焦點。35歲的 ERROR 成員何啟華(阿Dee)便是其中之一。他早前接受訪問時直言,自從供樓後變成負資產人士,令他對金錢概念大大收窄,「唔敢亂洗錢」,甚至去日本旅行也要慳住使。他半開玩笑呼籲觀眾多找他工作,務求「密食當三番」。

何啟華@ERROR「上然」單位負資產

翻查資料,阿Dee 今年3月以約1,000萬元入市大埔新盤「上然」第1期,一次過購入一個三房及一個開放式單位。

他當時化名「市民何先生」簽約,笑言「住上然好過住下然」,又強調自己土生土長在大埔,希望與家人同住。他更寄語年輕人要有希望,雖然暫時背負供樓壓力,但仍抱持積極心態。

資料顯示,上然第一期首張價單提供81伙,折實均呎價11,036元,入場開放式238萬元;第二期首張價單則涉137伙,折實均呎價12,018元。今次第三期首張價單折實均呎價11,395元,較第二期回落約5%。

新盤上然第一期(Le Mont Phase 1)位於大埔馬窩路19號,由萬科香港發展。項目設有1座樓宇,共提供403個單位,實用面積由214至961平方呎,戶型涵蓋開放式至4房。物業屬於小學校網84,並劃入大埔中學校區。預計關鍵日期為2026年7月。

負資產 (圖片來源:IG@deegor_hkwa)
(圖片來源:IG@deegor_hkwa)

鄭伊健承認買樓「中伏」

明星陷入負資產,其實並不罕見。早年憑《古惑仔》走紅的鄭伊健,亦曾在節目中大方承認買樓「中伏」。

他憶述年輕時聽從前輩意見,掙到錢便入市置業,但偏偏買完樓市便下跌,一度陷入負資產困境。他笑言:「無事一身輕,突然多咗好多債,仲要慢慢填氹。」幸好憑著演藝工作,逐步還清貸款。

雖然經歷過低潮,但鄭伊健後來重整投資步伐,反而被網民稱為「隱世樓王」。他現時持有物業遍布港九新界,包括淺水灣雅景閣、黃埔花園、西貢村屋、白石角雲滙等,甚至在2017年以近千萬元購入元朗地皮送給太太蒙嘉慧。

據估計,他的身家超過1.5億元。蒙嘉慧則在日本福岡經營「八方不動產株式會社」,專門協助港人當地置業,成為近年港星投身地產界的少見例子。

另一位曾捲入負資產的藝人是鄧萃雯。她在2018年接受訪問時回憶,當年樓市逆轉,令她背負龐大財務壓力,成為人生最大難關。不過,她認為這段經歷也讓她學會理財,後來在叔叔的建議下,於2008年再度入市,但堅持「買自己供得起、無壓力的單位」,從此避免再度陷入困境。

第二季負資產3.7萬宗

其實,明星的故事只不過是香港樓市縮影。根據金管局最新數據,本港第二季負資產個案回落至37,806宗,涉及貸款額約1,901億元,按季減少近8%。這是自去年第四季以來,首次回落至相若水平。表面上,住宅市場展現一定韌性,但專家提醒,這並不代表整體樓市已全面復甦。

特別是商業物業表現依然疲弱。差估署資料顯示,今年首五個月零售物業價格仍下跌2.9%,較2018年高峰累計大跌38%;寫字樓市況更慘淡,累計跌幅達44%。

早前銀行業績亦反映壓力,其不良貸款率升至6.69%,貸款減值撥備大增124%,主要與商業房地產市場有關。這意味即使住宅負資產暫時受控,但商業樓市問題或拖累經濟活動,影響未來復甦步伐。

對比起「樓王」與「負翁」的不同命運,不難發現,樓市週期牽動著無數港人的財富起落。

對明星而言,收入未必穩定,過度入市更容易跌入負資產陷阱;對普通市民而言,供樓壓力同樣是生活重擔。

無論是阿Dee在大埔的新盤供樓生活,還是鄭伊健從負資產到重回「樓王」地位,都提醒大家——投資磚頭固然是港人傳統智慧,但過程中的風險與壓力,從來不容忽視。

延伸閱讀:Pie&Tart教材式免疫結業潮!食客激讚二十七年「清泉模式」吊打全港短命餐廳:睇分店布局就知點解唔執笠

延伸閱讀:全港最大爛尾盤誕生!伊利莎伯大廈翻新工程叫停 大業主「收租王」由盛入衰淪落瘋傳遭銀行Call Loan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圖片來源:IG@deegor_hk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