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盤庫存高企 發展商 資料圖片

新盤庫存高企 發展商妙法求變|地產專題

樓市

廣告

官方樓價指數三連升,雖然市場氣氛看似回暖,但發展商手頭仍積壓大量貨尾,限制樓價升幅。面對目前困境,愈來愈多發展商面對現實,大幅減價促銷,但與此同時,部分發展商「反內捲」,將未售出的單位轉作出租,靜候樓市復甦。

政府放慢賣地步伐;加上發展商低價去庫存,樓市供應壓力似乎有所舒緩。
據房屋局最新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未來三至四年私人住宅潛在供應量,連續五個季度下跌,按季再減少4,000伙,回落至10.1萬伙,是近三年最少。相比起去年首季歷史高位的11.2萬伙,累減11,000伙,跌幅近一成(見圖表)。

新盤庫存高企 發展商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調整建屋步伐控制供應

仔細一看,房屋局公布的潛在供應量由三組數據組成:已落成未售出單位、建築中未售出單位、以及已批出土地上可隨時動工興建的單位。
新一季供應量回落,主要由「已批出土地上可隨時動工興建的單位」帶動,按季減少了2,000伙,至約10,000伙,較2024年首季的19,000伙,大減9,000伙,即超過一半,反映發展商積極調整建屋進度,以管理未來供應。
事實上,近年發展商明顯放慢建屋步伐,根據房屋局公布,今年第二季私人住宅施工量僅得2,500伙,按季跌超過三成,上半年合計僅約6,100伙單位施工,較去年同期約14,200伙,大跌57%。

另一方面,過往發展商多數趁樓價回落時,向政府補地價,以降低發展成本,但近年發展商補地價步伐明顯放緩。
根據地政總署資料顯示,今年第二季補地價收入僅約1.03億元,創2020年第一季以來21個季度新低。
發展商是重資產行業,需要大量前期投資,並透過舉債籌措所需資金,但目前大量貨尾積壓,資金被鎖,所以當前最重要是賣樓,加快資金回籠,對投資新項目的興趣自然不大。
雖然其餘兩類供應組別各按季減少千伙,但仍位處高位,其中已落成未售出單位約27,000伙;建築中未售出單位則約64,000伙。
翻查土地註冊處數據,2016至2024年期間一手年均私人住宅買賣登記量約14,189伙。以此吸納速度估算,單是消化這批現樓貨尾及預售樓花,需時至少六年。

新盤庫存高企;加上樓價由高位下挫近三成,發展商陸續接受現實,直接劈價賣樓,加快去庫存。其中最矚目為原由中國恒大(03333)發展,其後由福彩接管的屯門掃管笏緹岸,發展商近期數度更新價單,下調單位定價,最高減幅達61%。
此外,近期減價出售樓盤,還包括富豪國際(00078)旗下西營盤尚瓏,發展商早前削減45伙單位的價單定價,並大幅增加折扣,實際減幅逾三成,成功令樓盤「翻生」。
其他發展商就算沒有下調價單定價,也大幅增加各類折扣優惠,以達致減價效果。

新盤庫存高企 發展商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轉賣為租等樓價反彈

根據統計,今年最少有20多個新盤透過各類方式「減價」吸客。考慮到樓市未穩;加上銀行催債,料發展商劈價賣樓短期仍會持續。
面對樓市困境,一眾發展商除了以「震撼低價」推盤外,近年各出奇謀谷銷情,例如買樓送車位、租金回報保證、自訂成交期、甚至提供高達樓價125%的按揭貸款計劃等。
不過,並非所有發展商加入「內捲式」競爭,部分反而採取惜售策略,將全幢或部分單位改為出租,而目前市場正掀起一股「轉賣為租」的風潮。
根據房屋局最新數字,截至今年6月底,現樓貨尾單位約27,200伙,當中約2,200伙,即約8%,屬發展商自用或用作出租,按季增500伙。市場普遍預期,有關數字仍會持續上升。

事實上,7月再多兩個新盤轉賣為租,進軍學生宿舍及服務式住宅市場。
在眾多發展商中,恒基地產(00012)系尤為積極,自2024年起,旗下多個樓盤先後由賣轉租,涉及全盤或部分單位,包括紅磡BAKER CIRCLE DOVER、啟德THE HENLEY III、粉嶺ONE INNOVALE、長沙灣映岸、大埔迎林。
以伙數計,同系香港小輪(集團)及市建局合作發展的長沙灣映岸最多。項目提供262伙,早於2022年中獲批預售,並已上載樓書,意味銷售在即。
負責項目銷售的恒地去年曾透露,樓盤將以現樓形式推售,但今年6月宣布轉作青年宿舍發展,並易名為「東華•南昌匯」,交由東華三院作為分租戶負責招租,為期六年。

7月恒地旗下大埔美新里住宅項目迎林,正式成為香港中文大學認可的校外學生住宿。翻查資料,迎林為舊樓重建項目,並於今年5月取得入伙紙,原打算今年內開售。
換句話說,上述樓盤起初都是打算推售,並已準備好宣傳,可隨時推出市場,但市況不似預期,最終更銷售無期,轉為出租。
眼見大學生宿位供不應求,永義國際(01218)早前索性將旗下紅磡漆咸道北新盤「THE QUAD森里」轉型作學生公寓出租。
中高端住宅新盤也加入轉賣為租行列,例如信和置業(00083)與市建局合作,位於中環的
ONE CENTRAL PLACE,近期轉為服務式住宅;而新鴻基地產(00016)旗下北角海璇II,近月亦推出第5座招租。

中小發展商劈價求存

發展商劈價賣樓,還是轉賣為租,其背後分野在於自身的財政實力。對於面臨流動性風險、急需出售資產減債的發展商而言,劈價賣樓、加快資金回籠是其首要任務。
相反,財力雄厚的發展商則有條件作選擇。以信置為例,屬罕有錄得淨現金的發展商,截至去年底止,淨現金金額高達458億元。雖然恒地負債略高,但早前透過發行可換股債券,集資約80億元,年息僅0.5厘,進一步減低利息開支。
從前超低利息年代,發展商不怕將樓盤拖長來賣,然而現在利息高,丟空不賣的機會成本很高。大型發展商實力雄厚,有能力繼續觀望,故可將物業轉賣為租;反觀中小型發展商則只有劈價求存,形成強烈對比。

大型發展商而言,將新盤由賣轉租,既可避免陷入「內捲式」價格競爭,也可趁租金走勢向好,賺取穩定現金流,抵銷部分利息支出,待經濟及樓市全面復甦時,便能以更理想的價格出售物業,爭取最大利潤。
一般來說,由賣轉租的新盤租約期較短,允許發展商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策略,但租約期短則至少一年,而且發展商收回單位後需要翻新,涉及額外時間及成本,這反映他們仍未看好樓市可於短期內快速反彈。
不過,樓市亦非全無曙光,受惠港股回升;加上HIBOR回落,近月樓市交投氣氛見好轉,新盤貨尾積壓情況稍有改善。
據中原研究部報告,預計今年共有19,198個

私人住宅單位落成,而截至6月底已賣出約51.2%單位,擺脫過去兩年同期不足四成的低水平。
該行報告指出,今年新盤銷售進度明顯恢復,貨尾積壓問題稍有改善,如果發展商繼續以低價促銷新盤,以及在股市造好及息口下降等利好因素刺激下,相信有助提高一手吸納量,預期第三季落成私樓售出比例可望達到六成。

研放寬內地人調配資金買樓

展望未來,市場正觀望政府會否放寬內地人才在港置業的限制。

推動樓市穩健復甦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近期表示,目前內地來港人才若要買樓,仍受資金調配限制,而港府正努力跟相關的中央部委研究能否在合適範圍內放寬,以便利他們調配資金,但又不會因此造成資本外流。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說,若能在短期內落實有關措施,將為香港樓市注入新動能,尤其在目前「價升量弱」的過渡期,有望成為催化劑,推動樓市進入新一輪穩健復甦。
總體而言,這項新政策對香港樓市帶來多方面的潛在好處,包括需求增長、激活市場、吸引人才及提升經濟效益的長期穩定作用。

新盤庫存高企 發展商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太古城上月最新放盤叫價是多少?

太古城上月最新放盤叫價大約…各區樓市買賣詳情請看

九龍區有哪些大型屋苑放盤呎價最低?

九龍區不少受歡迎的大型屋苑呎價對比上月都有回落…各區樓市買賣詳情請看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