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息 資料圖片

美國重啟減息 入市前考慮N件事|地產專題

樓市

廣告

美國聯邦儲備局終於減息,對本地發展商、投資者、小業主來說,可謂鬆一口氣。然而,本地銀行減息或已近尾聲,日後最優惠利率進一步下調空間有限,樓市或未必因此重拾昔日勁強升勢,但有望穩定復甦。

雖然香港多間銀行跟隨聯儲局減息,但未有全數跟隨減息0.25厘,最優惠利率(P)僅下調0.125厘。
由於多數業主選用的H按,以最優惠利率釐定封頂利率,所以封頂利率跟着回落,由3.5厘,降至3.375厘,意味業主每月供款減少。
假設貸款500萬元,分30年償還,以封頂息率計算,每月供款由22,452元減至22,105元,減少347元,即約1.5%;入息要求則由44,904元,減至44,210元,減少694元,即約1.5%。

減息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港銀減息或近尾聲

滙豐香港區行政總裁林慧虹透露,考慮到美國減息及本地市場情況,認為是次利率調整屬合適,計及是次減息,滙豐銀行由2024年9月開始,累計下調最優惠利率0.75厘,未來會繼續密切留意外圍環境及本地經濟前景,並從多角度分析,靈活地作出未來息口決定。
雖然美國開始減息,但減多少、何時減,才是最關鍵。根據聯儲局最新利率點陣圖顯示,預計年底前或再減息兩次,合共0.5厘,但2026年僅減息一次,低於市場預期。
從點陣圖可見,官員對利率去向有較大分歧,在19位與會者中,有九位預計年內再減息兩次;兩位預計減息多一次;有一位預測較極端,認為年底前應額外減息1.25厘,相信是新任聯儲局理事米蘭(Stephen Miran)。

雖然逾半決策者認為年內再減息,但仍有六人認為今年不再減息;一人甚至預期加息。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早前表示,雖然聯儲局年內可能再減息0.5厘,但這仍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近期的經濟數據特別是就業市場較預期疲弱,而通脹仍處較高水平;加上經濟活動可能受關稅措施的逐步落實和其他經濟政策所影響,各種因素都令未來的減息步伐存在不確定性。」
值得留意的是,聯儲局的點陣圖每季度均會更新,與會者看法隨着經濟情況改變,所以實際減幾多、何時減,充滿不確定性,但唯一肯定是利率很大可能繼續回落。
雖然聯儲局仍會繼續減息,但港銀減息可能已近尾聲,再減幅度有限。

自2008年環球金融海嘯以來,最優惠利率從未低於5厘,而目前已減至5.125厘,即僅餘0.125厘的下調空間。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說,回顧2022至2023年加息週期,美國先後加息11次,累計加息5.25厘,但本港銀行僅加息五次,累加0.875厘。由於當初加息未有跟足,所以就算美國減息,本港銀行也不一定跟足。
他續說,假如聯儲局年內再度減息,料本港銀行將最後一次下調最優惠利率,幅度為0.125厘,其後最優惠利率將回復至加息週期前水平,即5厘。
雖然最優惠利率回落空間不多,但他強調,業主每月供款得以減輕,或多或少加強部分市民入市信心。而且美國進入減息週期,本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有望回落。

隨HIBOR 回落,樓按息率也會下調,除了利好樓市外,也有利本港經濟復甦。

減息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HIBOR料續高企

不過,美國減息後,HIBOR不跌反升。截至週一(9月23日),與樓按相關的一個月 HIBOR 報3.91107厘,創今年5月2日後新高。
銀行公會主席禤惠儀說,銀行體系結餘由早前1,700億元,回落至目前約540億元,令流動性持續偏緊,所以HIBOR回落空間有限。
曹德明表示,現時臨近季結;加上「10•1」黃金週長假期,導致HIBOR高企,考慮到目前環境,除非再有資金流入香港;否則,HIBOR短期不會大幅回落,相信供樓人士仍要以封頂利率供樓。
不過,他認為:「當港匯觸及7.75的強方兌換水平,令金管局入市,帶動銀行體系結餘上升;加上境外資金持續流入,以及美國繼續減息,HIBOR便有望大幅回落,持續利好樓市。」

可考慮定息按揭

假設看好明年樓市復甦,想超前部署入市,曹德明稱,可考慮定息按揭,好處是可即時節省利息支出,亦能鎖定指定年期的利率,若選擇較長年期的計劃,更能避免日後利率波動的風險。
早前滙豐銀行推出全新定息按揭計劃,首3至5年,按揭利率為2.73厘,較目前H按封頂利率3.375厘低。
以500萬元樓按、30年還款期計算,定息按揭每月供款20,359元,較目前市場主流H按的22,105元,低約10.9%。
值得留意的是,就算美國今年再減息,帶動最優惠利率回復至加息前的5厘水平,屆時新造H按封頂利率,亦只降至3.25厘,仍較定息按揭高出0.52厘。

對有意置業者來說,選用定息按揭與否,如同與銀行對賭未來利率走勢。
如果日後HIBOR未有大幅回落,現時選用定息按揭的話,則較為有利;如果HIBOR大幅下跌,並低過於1.43厘,選用H按則受惠。
值得留意的是,大型銀行每次推出全新定息按揭,也有一定指標作用。
以今年初滙豐推出全新定息計劃為例,息率為3.03厘,較當時H按低,但HIBOR於數個月後大幅回落,令H按實際按息低於定息計劃。因此有意置業者假如不急於入市,不妨觀望多一會。

銀行短期或下調封頂利率

雖然本地銀行再下調最優惠利率的空間有限,但可透過下調封頂利率,達到減息效果。

不過,曹德明認為現時樓市仍處復甦階段,交投未算熾熱;加上考慮到利潤空間,相信銀行短期不太可能下調封頂利率,最多只會增加優惠及現金回贈吸客。
不過,假如2026年市道有望好轉,本地銀行下調封頂利率的話,他認為,近年置業的買家可考慮轉按,但要留意實際利率、現金回贈等。
除利率外,港府施政也影響樓市復甦速度。
雖然新一份《施政報告》未有進一步放寬100元印花稅門檻,以及提及「跨境購房通」等措施,但宣布放寬「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的買樓門檻,住宅物業成交價由5,000萬元,下調至3,000萬元,有助改善樓市交投氣氛。

根據美聯物業研究中心資料顯示,截至上週一(15日),逾3,000萬元的住宅註冊量共錄1,094宗,預期新安排下,成交有望推升至全年1,600宗,按年增長9%,創近四年新高。
2026年更有望挑戰2,000宗,創有紀錄以來的31年新高。

租賃需求持續上升

此外,《施政報告》提出,進一步增加資助專上院校的非本地生限額,由相當於本地學額的四成,增至五成;資助研究院研究課程的超額收生自資學額上限,則由100%增至120%,這無疑為樓市帶來長久的需求。
過去數年,樓價持續下跌,但租金不跌反升,其一原因是愈來愈多內地學生來港升學,但大學宿舍嚴重供不應求,以致他們到校外租樓,帶動租賃需求增多。

以每年大學聯招約15,000個學位計算,在新安排之下,非本地生學額將增至7,500人,較2023年時的3,000個,大增1.5倍,相信將帶動租賃需求上升,尤其是細單位。

租金回報率勝按揭利率

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最新數據,實用面積少於431平方呎的A類單位,其租金回報率已升至3.6厘,高於新批住宅按揭的3.375厘。
考慮到定存利率、按息較大機會持續回落,部分投資者或將資金轉投住宅市場,有助消化新盤庫存。
目前現樓貨尾高達逾20,000伙,翻查過往數據,貨尾需回落至10,000至15,000伙水平,樓市才算復常。假設買樓收租投資需求持續,有望帶動新盤貨尾回落,加快樓市復甦。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太古城上月最新放盤叫價是多少?

太古城上月最新放盤叫價大約…各區樓市買賣詳情請看

九龍區有哪些大型屋苑放盤呎價最低?

九龍區不少受歡迎的大型屋苑呎價對比上月都有回落…各區樓市買賣詳情請看

撰文:柳家平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