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秀亮專訪:拆解新加坡成功之道 領導班子應記一功|封面故事
廣告
香港與新加坡早在幾十年前開始競爭,以往香港國際金融地位一直領先,惟近年經濟規模已被新加坡超越。身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經濟系前副教授,又是香港中文大學和浸會大學經濟系兼職講師的葉秀亮對此直言:「看看現在的新加坡好過香港嗎?肯定好過了。」他認為新加坡的成功,主要是領導層具遠見,對人才尊重,惟新加坡要完全超越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仍有一定難度。
住屋問題人人關注,對香港來說更是一大痛點;相反,新加坡的組屋政策則長年被外界讚譽為亞洲成功的公共房屋典範。但葉秀亮指其成功,香港亦有一份功勞,「新加坡的組屋,你知道是參考哪裏的嗎?其實是參考香港的廉租房。」
新加坡近8成家庭居於組屋
在上世紀70年代時任港督麥理浩推動十年建屋計劃,成立房屋署,積極解決基層市民的住屋問題。新加坡時任總理李光耀亦受到啟發,李光耀決定改租為買」,於是推行「擁屋計劃」,容許公屋住戶以可負擔價格分期購買單位,自此奠定了新加坡的居者有其屋文化。
根據新加坡統計局資料顯示,新加坡全國有120萬套組屋,而在約415萬名的居民中,居住在組屋的家庭比例高達77.8%,當中94%為出售的組屋單位,僅6%為租賃組屋。當人民不用再為房屋問題操心,便可以專心於事業,這正是新加坡經濟快速發展的其中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