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金巨頭頻購豪宅 樓市見底玄機|地產專題
雖然美國聯邦備儲局主席鮑威爾,早前於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上「放鴿」,暗示9月可能減息,但近期本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回升,或多或少影響部分市民置業信心,令樓市復甦步伐受阻。
不過,近期市場傳來好消息。地政總署早前宣布,屯門海珠路地皮由信和置業(00083)以10.89億元投得,每平方呎樓面地價約3,860元,較市場估值上限高出近四成。
上世紀90年代樓市高峰期,信置多次「摸頂」買地,其後樓市崩盤,信置因此損失慘重,更被稱為「樓市藍燈籠」。今次信置再做「好友」入市,難免令人憂慮樓市前景。
然而,信置早已汲取教訓,最近十年審慎投地,基本上「賣樓多,買地少」,是少有沒有投得啟德跑道區地皮的發展商,而且較少沾手商用物業,所以安然渡過近年的樓市寒冬。
比起其他發展商,信置似乎更掌握週期,已非昔日「樓市藍燈籠」,亦是目前唯一錄得淨現金的地產商。 截至去年底止,信置淨現金額達458億元,有充足彈藥入市,而今次突然進取投地,或許代表預期未來幾年樓市不會太差。
財金猛人連番入市
早在信置高價投地前,不少金融界重量級人物低調入市。 回顧去年下半年,當時樓價仍處跌勢,但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Bridgewater)聯席首席投資總監Bob Prince、滙豐投資管理環球行政總裁馬禮豪(Nicolas Moreau)、星展北亞區主管兼星展香港行政總裁龐華毅(Sebastian Paredes)等,均先後在港買豪宅。
拼多多黃崢購淺水灣雙號
此外,拼多多(美股代號:PDD)創辦人黃崢或相關人士,據悉以約4.8億元購入淺水灣香島道33號雙號屋。黃崢身為內地新經濟富豪,其資金流向備受市場關注,而這次入市亦體現出香港豪宅的吸引力。
最新例子則有恒生銀行(00011)集團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施穎茵(Cesar Diana Ferreira)。據悉她近月以2,663萬元購入東半山慧景園一個三房單位及一個車位,成交價較銀行網上估值高近兩成。
金融界名人、企業高層連番入市,無疑為沉寂多時的豪宅市場注入活力,但豪宅市場是截然不同的市場,皆因買家收入高,財力雄厚,多以現金或低槓桿方式置業,不受利率波動影響。
相反,普羅市民置業考慮較多,動輒背上數十年按揭貸款,供款佔收入比例高,一旦失業或減薪,便難以支撐。 考慮到目前經濟前景未明、就業市場不穩,市民自然對入市愈加謹慎。
雖然樓價有「見底」跡象,但短期內難以大升。遠東發展(00035)主席兼行政總裁邱達昌早前說,最近五年買地的發展商「基本上都輸」,明言未來幾年香港樓價不會大升。 不過,他強調住宅市場仍然「有得玩」,長遠對樓市不太悲觀,原因是港樓供應樽頸問題一直未解決。
面對債務壓力;加上一手庫存高企,不少發展商需要低價推盤。以遠東發展與新世界發展(00017)合作,位於啟德跑道區的柏蔚森為例,邱達昌坦言項目蝕本都要賣,皆因要套現還債。
新樓庫存壓力略舒緩
事實上,目前不少發展商也陷入同樣困局,急需變賣資產還債,即使美國聯儲局快將減息,利好樓市,但在銀行催債下,發展商只能加快賣樓套現,限制樓價回升。 雖然近期一手交投回升,新樓庫存壓力略為舒緩,但據房屋局最新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未來三至四年私人住宅潛在供應量仍達10.1萬伙,預期需要五至七年時間消化。 雖然樓價自高位回落三成,但過去多年累積升幅,仍遠高於薪金升幅,價格依然偏貴。
根據國際公共政策顧問機構Demographia最新報告,香港連續15年成為全球樓價最難負擔城市,樓價與收入比率高達14.4倍,即一個家庭需要不吃不喝14.4年才能置業。
更重要的是,香港經濟情況令人憂慮。前政府顧問歐錫熊早前撰文指出,雖然香港今年首季本地生產總值(GDP)已勝2018年同期,但私人消費開支及就業人數下跌,不少人似乎感受不到經濟增長帶來的好處,認為要深思香港是否正在經歷「無就業式復甦」(Jobless Recovery)。 根據政府最新公布,雖然第二季GDP按年升3.1%,按季升0.1個百分點,但最新失業率升至3.7%,創近三年新高,超過14.5萬人失業,正好印證「無就業式復甦」的說法並非杞人憂天。
港股回升無法帶動樓市
有反駁指,今年港股升勢強勁,升幅超過兩成,根據過往經驗,股市先行,樓市約半年後跟隨,相信樓價快將回升。 然而,今次情況不同,恒指升得很急,往往一下子大升,當投資者進場後,便進入調整回落一段時間,不少投資者因此止蝕離場,又或被悶走,但其後恒指再急速上升,突破之前高位,令人難以捕捉,獲利甚少。
加上目前社會悲觀情緒主導,常有結業潮、裁員、地產商債務違約等新聞,影響不少人的置業信心,而本地房地產市場向來是情緒主導。
繼恒生銀行後,東亞銀行(00023)近期表示本港商業房地產市場仍面臨不少挑戰,部分客戶或被降級,將視乎抵押品價值會否續跌,不排除下半年需作出更多壞賬撥備。 雖然壞賬撥備不等於壞賬,但這類新聞難免令人憂慮前景,延遲置業時間。
假如地產商真的出事,銀行壞賬必定增加,而且需要將抵押品收回變賣,當大批房地產抵押品推出市場,樓價自然下跌,令情況更差。
不過,只要美國減息,樓市交投持續暢旺,相信發展商大可安然過難關。雖然樓價仍未大幅回升,但最新公布的負資產數字,沒有進一步惡化,最新報37,806宗,按季回落2,935宗,重回2024年第四季的水平,情況稍有改善。
內地買家需求或被釋放
在多項負面因素夾擊下,即使樓價已經見底,預計反彈幅度亦有限。不過,新政策可能改寫目前局面。
研究落實購房資金通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提到,港府正與中央研究放寬內地來港人才調配資金在港買樓的限制,即坊間所指的「購房資金通」。 瑞銀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外滙管制是內地買家來港置業的主要阻礙,如果「購房資金通」措施得以落實,需求將被釋放,有助舒緩本港樓市及庫存壓力。 該行以1,000億元人民幣資金池計算,假設按揭成數為70%,在樂觀情景下,可帶來高達3,630億元的住宅成交金額,相當於去年香港住宅總交易額的81%。
以平均每個單位800萬元計,即可消化約45,000個單位,相當於去年私樓成交量的88%。 不過,該行認為相關政策仍需討論,預計不會在短期內推出,就算落實,多數在大灣區內作試點推行。 香港經濟前景充滿挑戰,難言樓市能否快將重拾升浪,但不少「聰明錢」已開始入市,這絕對是好徵兆,因此後市不宜看得太悲觀。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太古城上月最新放盤叫價是多少?
太古城上月最新放盤叫價大約…各區樓市買賣詳情請看。
九龍區有哪些大型屋苑放盤呎價最低?
九龍區不少受歡迎的大型屋苑呎價對比上月都有回落…各區樓市買賣詳情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