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ROR之父 魯庭暉

「MIRROR之父」魯庭暉離任MakerVille過檔華納做亞太區CEO!12鏡仔頓失後台、鏡粉憂花姐緊接跳糟「團魂熄滅」

港股

廣告

有「MIRROR之父」之稱的魯庭暉正式離任MakerVille行政總裁,由公司另一名高層金廣誠即時接棒。消息透過內部電郵發佈,公司其後證實此安排屬實,兩位當事人亦已向員工交代。華納音樂集團(Warner Music Group)於今日下午(07/8)發出新聞稿,宣布魯庭輝獲任為亞太區總裁。現時華納音樂方面,有林峯,洪嘉豪,MC 張天賦,Gareth.T,Dear Jane等歌手。

魯庭暉即時離任MakerVille行政總裁

魯庭暉稱表示: 「我想多謝PCCW多年來給予我的寶貴機會,讓我能和大家一起創造這段彌足珍貴的歷程。我相信在金生的帶領下,團隊將會繼續取得成功。我期待日後能與公司再有機會一起合作。」

接棒MakerVille行政總裁的金廣誠則表示 : 「我衷心感謝公司的信任,並很榮幸能接任此職位,同大家一齊延續所建立的堅實基礎。憑藉團隊以及一眾藝人的創意、熱情和衝勁,我有信心我們一定能為公司持續創造卓越成績、創造更多打動人心的精彩體驗!」

不過,外界關心的焦點並不在於誰接任,而是魯庭暉這位曾帶起香港選秀熱潮、捧紅MIRROR的舵手,最終卻黯然退場,似乎早已注定。

任內連爆公關災難 紅館舞台意外成轉捩點

回顧魯庭暉的履歷,其實相當亮麗。他曾任Apple亞洲區創意總監,2010年返港加入電訊盈科,負責黃頁及Now TV業務。2014年起,他主導創辦ViuTV,推真人騷節目打破TVB壟斷,並策劃《全民造星》,催生MIRROR這個本地男團神話。MIRROR團名更是出自他手,魯可謂MIRROR的精神推手、幕後推王者。

然而,轉任MakerVille行政總裁後,情況急轉直下。2022年MIRROR首次進軍紅館舉行演唱會,舞台卻意外頻生,最終第四場發生墮屏意外,舞蹈員李啟言(阿Mo)重傷入院,至今未能復工。

事發後,魯生現身醫院鞠躬致歉,但其後極少發聲,更無就事故後續發展公開交代,遭外界猛烈批評「潛水」、「卸責」。其後一連串公關災難接踵而至,包括So Ching(蘇芷晴)退團記者會MakerVille高層集體神隱、Lokman推出新歌《FLY》時海報設計疑似勾起演唱會意外回憶,最終被刪帖修改。

這些處理方式不但損害品牌形象,也令公司與粉絲之間信任關係漸趨崩潰。

MIRROR之父 魯庭暉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

MIRROR近年作品驟減 鏡粉憂「團魂破滅」

魯庭暉離任之際,有「鏡粉」發現一個令人憂心的現象——MIRROR作為一隊男團,2025年截至目前只推出一首團歌〈手印〉。

不少粉絲驚訝:「一隊12人男團,成軍6年,今年竟然只出一首團歌?」亦有網民比較指出,2023、2024兩年間MIRROR團體活動本就不多,成員更多傾向各自solo發展,拍劇、出書、開個唱,真正「全員集結」的場合愈來愈少。

有粉絲質疑這正是紅館意外的餘波未了,整個公司管理層未能回復到事故前的協調與推動力;亦有聲音懷疑,公司對MIRROR資源分配轉向保守,避免再出意外。

「MIRROR已經唔係我哋以前嗰隊MIRROR。」有資深鏡粉感慨,這幾年MIRROR不單止產量下跌、互動減少,就連成員之間的默契與團魂都似乎開始鬆散,未知是否與高層大地震有關。

2022年,魯生接受本刊訪問時提到男團命名一事時,他憶起往事,「MIRRORs」這個字驀然湧上心頭,「好有感覺,(對我而言)代表創意的象徵。」

於是,魯生決定用「MIRROR」命名男團,出於視覺上的齊整,則把字母「s」刪去。他強調,同事並非僅因是他出主意而選用「MIRROR」,他們的提名機制,能有效保持提案者匿名。

他又提到從節省行政成本著手,「散彈十幾發,不如一舊嘢,一次過搞,容易啲組織。」兜兜轉轉,把當中12子組隊,MIRROR男團就此誕生。至於餘下人選,魯與同事們經過辯論後,認為這四人與MIRROR成員的特質不協調,因此另組ERROR男團,

提攜MIRROR 助電盈開拓非傳統收益

在2014年被委任為香港電視娛樂(ViuTV)董事兼總經理後,魯庭暉推動「內容先行」策略,標誌著電盈從單純媒體平台轉向自製內容供應商的轉型。他主導開拍《全民造星》系列,不但重啟本地選秀真人騷熱潮,更孕育出 MIRROR 這個人氣男團,成功為電訊盈科(PCCW)在傳統電訊業務漸趨飽和背景下,透過藝人經濟突圍。

業務 貢獻
娛樂內容 成功建立ViuTV與MakerVille品牌,吸引年輕觀眾
藝人經濟 推高代言、商演收入,建立自家偶像產業鏈
OTT 平台發展 帶動黃Viu Premium訂閱與用戶黏性
品牌價值 為電盈注入年輕化形象與文化資本
國際影響力 帶動海外擴展與合資潛力

綜觀魯生突然離任,相信並非單一人事變動這麼簡單。他過去代表的是ViuTV一套獨特的娛樂策劃哲學——夠地道、夠爆炸、夠感情。

但隨着紅館事件後,一套原本靠創意和熱血驅動的體系開始失速,甚至成為壓力爆煲的導火線。魯的「隱形式」領導最終成為箭靶,高層形象一再受損,影響亦波及整個團隊士氣與藝人管理。

如今金廣誠接棒,市場與粉絲都在觀望——MakerVille旗下娛樂事業會否重新出發?MIRROR能否重拾團魂,還是由「男團」變成「12位獨立藝人」?關鍵人物經理人「花姐」又會否緊接跳糟?

無論如何,這位「造星之父」離開標誌著一個時代的完結,也揭開了本地娛樂業另一場重新洗牌的序幕。

重溫昔日訪問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IG@lofa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