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積金

美國開始減息 強積金投資如何部署(下)

理財

廣告

上期提及美國很大機會開始減息週期。在週三(9月17日)聯邦儲備局會議上(減息0.25厘),面對此一宏觀環境變化,強積金(MPF)成員應如何部署投資策略,以善用減息環境,提升資產回報?筆者今期繼續探討強積金投資的部署策略。

聯儲局用於確定利率政策的另一個指標⸺核心PCE物價指數,在7月按年上升2.9%,為2月以來最高。
加上前期提到的消費物價指數(CPI)和生產物價指數(PPI)走勢,凸顯聯儲局在評估減息時面臨兩難:一方面需應對對等關稅政策導致的通脹壓力;另一方面,則要防範經濟放緩風險。

短期高信用評級債券更具吸引力

正常情況下,當央行減息,債券價格將可受益上漲。
隨著通脹回落,歐洲央行和英倫銀行等央行維持寬鬆政策,預期聯儲局最終亦會重啟寬鬆政策。
然而,受困於國際貿易的持續不明朗因素,經濟增長可能減慢,市場亦關注美國、日本和英國的高債務問題。

美國財政部宣布將大幅加強2024年啟動的債券回購計劃,從8月13日起,長期美債(10年至30年期)回購操作頻率翻倍,年度回購目標逾3,000億美元。
此舉可被視為美國財政部嘗試繞過聯儲局,並通過「影子量化寬鬆」(QE)的手段,控制長期債券收益率。
但筆者認為,由於政府需要增加債券發行量以滿足龐大財務需求,這意味著不可避免地需要有更高的到期收益率來抵銷相關風險,尤其是對於長年期政府債券。
考慮到聯儲局減息仍然存在不確定性,在此背景下,短期政府債券值得優先考慮。
另一方面,筆者公司的基本預測情境仍為經濟不會陷入衰退,然而,加徵關稅可能對企業基本因素造成負面影響,促使市場聚焦於優質發行人高投資評級債券,作為穩定收益來源。

調整債券投資比例

在減息預期和關稅戰陰影下,部分行業或面臨盈利壓力,可能削弱未來全球股市的表現。
相對而言,上述債券可被視為降低投資風險的選擇。
現時多數的強積金計劃均設有環球債券基金選項,可作為投資債券的方便途徑。
而基金經理積極管理投資組合中的債券存續期,在回報與利率與信用風險之間取得平衡。
面對減息週期與環球經濟不確定性,強積金成員可因應個人風險承受能力,重新審視投資組合,調整債券投資比例,有助在波動市況中穩步增值。
退休資產的管理不只是長線投資,更是未來退休生活質素的關鍵。

陳嘉鴻

BCT集團

投資總監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近日強積金的表現是?

積金評級發表報告,今年頭九個月,估計強積金賬面虧損達到2,465億元,或每名強積金會員虧損近…詳情請看

積金局如何回應強積金虧損?

面對強積金有明顯虧損,指出,過去21年來,強積金有14年錄得正回報;而強積金由2000年實施以來…詳情請看

撰文:王玉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