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婦

投資A0夫婦月入5.6萬想生小孩 4招準備未來10年生活

理財

廣告

張太太30歲,現職文員工作,月薪約2萬元,丈夫任職廚師,收入約$3.6萬元,家庭每月總支出約為$2萬。現時兩人居住在九龍塘一已供完的兩房樓齡47年約450尺的物業,現估價800萬。兩人計劃今年生育,現夫婦手頭上有約$150萬現金,未有其他投資、保險及退休計劃。兩人想為孩子的出生作打算,想請教專家應如何善用手上現金或物業安排投資配置?

筆者回覆:

張太你好!本人因應你們夫婦二人現時的經濟狀況作出了以下的財務分析及建議希望能助你早日達成目標! 對於有計劃生兒育女的年青夫婦來說在財務計劃上配合子女教育成長而 購買保險準備教育基金和家庭儲備來面對日後換樓及改變是理所當然的事!故此好好的謹慎理財及儲蓄計劃是必須的!幸而你們已擁有無需按揭貸款的物業作固定居所,接下來的日子要好好規律性儲蓄作日後換樓所需首期及新生命來臨開支之用!

迎接新生命來臨的配套

夫婦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

迎接新生命的來臨,現時在香港的醫療制度下對孕婦的照顧也頗全面性,基本上若沒有個人的條件需要可選擇在公立醫院分娩,並不會為你們財政帶來很大的負擔。在懷孕的過程中跟足公立醫院的產前檢查,及附加私家醫生的仔細檢查相信已經足夠!但當然因孕婦情況及需要而選擇私家醫院分娩的,便要籌備大約5至7萬元等一般順產分娩開支作儲備。當然為配合新生命的來臨而購置日用品開支是必須的,但一些嬰兒用品如BB床、BB車或二手外衣包被,在可接受的情況下可以跟相熟的朋友及親戚回收二手用品來節省開支!因初生麟兒的開支相對日後的長遠成長開支只是一個小開始,我們必須謹慎理財及因應小孩子的成長作出調節!

因為你們夫婦二人也是在職人士,若果新生命的誕生相信你們必須考慮由誰來照顧BB的起居飲食,可以的話我建議優先考慮由長輩來照顧BB,一來自己的父母照顧可以較安心,二來在金錢開支上也可以較彈性處理!我的意思並不是聘請海外雇傭是壞事,只是在招聘的過程中需要額外開支之餘還要碰碰自己的際遇及運氣!始終由資料所得的女傭背景跟現實上班後的表現有着很大的差別的例子比比皆是!在照顧新生嬰兒,不論是由長輩或女傭來照顧也需要緊密的溝通、忍讓及磨合是必須的!

當然若果選擇有長輩來照顧便有可能需要提早搬遷來配合,若果三年後真的是有搬遷的迫切性,我建議在照顧者的附近租住合適的兩房單位作緩衝方案。而現時自置物業便放租來抵消供樓開支,當然在衡量個人物業租金收入及自住單位租金的開支時,必須謹慎了解及分析能否盡量降低因租住環境改善而帶來的額外生活開支!

子女的醫療、危疾的保險危疾的保險及教育基金儲蓄

以上這三項也是較豐儉由人的彈性選擇,需配合你們的財政狀況來調節。以我的個人意見首必須為子女購買的是全面高端醫療保障。這類保險是最富保障健康的防護網。現時在坊間可以找到一些高端醫療的自願醫保計劃可以扣稅之餘還可為家人醫療提供全面保障,若果選擇‘0’ 自付費下,每年將會有八百萬港元上限的醫療保障,以實報實銷形式將醫療費全數作出理賠  。現時初生嬰兒至五歲的每年保費約$7800, 可以選擇不同的繳付方法,年繳月供也可以。若果在財政上需要作出配合也可選擇提升計劃每年的墊底費來減低保費負擔。當然任何的醫療計劃都會因應每年的醫療成本提升而有所調節保費, 在購買前必須多加留意過往升幅記錄及條款細則。

如何儲蓄提升資產

張氏夫婦在投資方面經驗交淺,我建議張太在選擇保險公司提供的派息非客戶投資性儲蓄方案來提升財富,在購買前必須第一考慮現金流的彈性,第二計劃是否擁有良好的派息紀錄,第三才是派息回報。當然年期的長短多寡需要因應你的理財目標而釐定!在你手持的一百五十萬元中假若投放一百萬作中長線派息增值,在日後配合家庭或子女教育基金而一次性提取或選擇長期提取模式也可以。一次性繳付一百萬元在10年後預期可提取約一百三十萬或15年後提取約二百萬的金額。但以上預期回報已包括有保證及非保證金額,購買前必須仔細了解相關保證和非保證回報是否合理。

夫婦 內地女要求北京二環內有3層以上的物業。
內地女要求北京二環內有3層以上的物業。(圖片來源:unsplash@Hendrik Will)

日後選擇換樓的要點

坦白說現時香港樓價高企,屢屢創新高!要預期將來日子如何換購心儀的兩房單位,實在不能作準預算。既然如此,我建議張氏夫婦在沒有太大的壓力情況下,盡量儲備資產現金作首期及家庭配套所需,在將來日子要多留意你希望選購的地區兩房單位樓市走勢 ,無論在日後樓市波幅或出現回落跡象時,都能好好把握機會,換置心儀單位!你亦可聯絡專業的資產理財顧問為你們個人的財務狀況作出詳細分析!


免責聲明:本文章所列之年利率僅供參考,實際計劃之回報率可高於或低於本文章內所列之數字,並會以保單簽發時有效的年利率為準。有關計劃條款及細則,以保險公司提供的資料為準。本文章內容只供參考用途,並屬於作者之個人意見,並不保證所有資料準確無誤,亦不構成任何投資或服務之推介、邀約或游說。投資涉及風險,基金價格可跌可升,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將來表現。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圖片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