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息

「風險管理」減息 重視長線策略配置

理財

廣告

關稅、通脹及美國債務問題憂慮,影響第三季整體市場情緒,這些不確定因素未有阻礙美股創出新高,美國第二季度企業盈利亦普遍優於市場預期。聯邦儲備局現時將政策重點,從控制通脹轉向應對溫和的經濟放緩,聯儲局9月減息0.25厘,預計今年將再減息兩次,並維持2026年僅減息一次的預測。

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強調減息需保持平衡,因就業風險偏向下行,而通脹風險則偏向上行,今次減息屬於「風險管理」性質。
聯儲局自去年12月暫停減息之後,重新啟動新一輪減息,對於投資市場有何啟示?
對於股票和高收益債券等風險資產來說,減息的背景和原因主導表現。
回顧1980年至今的不同減息週期,如果減息是用來應對金融市場危機和經濟衰退,則首次減息之後的12個月,股票類別普遍錄得負回報,例如2001年和2008年是嚴重的經濟衰退,市場出現急劇調整。
不過債券在經濟下行時表現相對股票較佳,在2001年及2008年出現經濟衰退而減息時,環球綜合債券及美國投資級別企業債券,均取得正回報(資料:彭博)。

如果經濟出現「軟著陸」,聯儲局在應對經濟溫和的放緩,反映潛在的經濟增長趨勢未受影響,為企業盈利提供了一定的緩衝。
情況就如1995年和1998年的減息週期,首次減息後的12個月,MSCI世界指數、MSCI亞洲股票(除日本),以及MSCI新興市場指數均獲得正回報(資料:彭博)。
投資者也要留意,由4月中開始環球股市作出反彈,美股、歐洲及個別亞洲市場的估值,均已高於過去五年的平均值,估值屬較為昂貴,若果往後經濟數據進一步轉弱、繼而引發市場對衰退及通脹憂慮,或有機會觸發市場回調。

多元化配置長線科技主題

現時聯儲局預計今年餘下時間將繼續減息,令現金收益率吸引力下降。從長線的資產配置角度,仍然適合進行全球多元化的配置,並運用平均成本法,藉市場回調而逐步吸納。

投資者可以留意數個主題:美元偏軟或有利新興和亞太等市場,美國、歐元區等成熟市場國家的國債孳息曲線變得陡峭(steepen),或有利於金融板塊。
長線主題方面,中國和美國的人工智能(AI)的應用速度、層面廣泛和變現能力,推動企業提高生產力。
市場估計,2024年美國的七間科技巨頭(Magnificent 7)在資本支出高達2,810億美元,人工智能(AI)基礎設施的支出、建造數據中心、製造晶片、網路設備、發電等,料資本支出可能會在未來數十年推動經濟增長(資料:彭博)。
據彭博的數據,中國從事搜尋引擎、電商及手機遊戲及支付平台的四間科技巨頭,預計在今年的資本開支達320億美元,較2023年的130億美元大幅增長一倍以上。

因此,投資者應繼續在高質素債券、合理估值股票,分散的資產類別作出配置。

龔偉怡

永明資產管理(香港) 有限公司

首席投資策略師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永明資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