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自由個案|以物換物發達大計:痴線嘢做28次輕鬆上車 一年半時間髮夾換大屋
廣告
在疫情封鎖期間,不少人多了時間來開展自己異想天開的計劃。美國三藩市一名30歲的女生Demi Skipper,由去年5月開始以物換物,用一個再普通不過的髮夾,經過28次置換,歷時1年半,最終成功換得一間大屋。
撰文:經一編輯部| 圖片:[email protected]
根據《衛報》報導,美國一名30歲女生Demi Skipper本身有份全職工作,在疫情封鎖期間萌生了以物換物的想法,希望用一個髮夾換一間屋。
她在去年5月付諸行動,並持續在社交網絡平台TikTok上紀錄交換物品的過程。
1年半由髮夾變大屋
Skipper先從一個價值小的髮夾開始,進一步換取玻璃杯、遊戲機、手機、私家車等價值越來越高的物品。
不過,途中也有換過低於預期價值的鑽石項鍊,令置換進度大倒退。
除此之外,也曾換過價值20,000美元,大約156,000港元的快餐店全年任食優惠卡以及50人晚餐,許多人都猜想她難以找到願意用它來換取同等價值物品的人。
她沒有氣餒,並開始有策略地關注喜歡這家食店的人,在幾個月後,這間快餐店其中一位忠實顧客與她取得了聯繫,並表示願意用一間拖車小屋和她交換。
Skipper換取拖車小屋後,直到近日才在TikTok上與500萬粉絲分享她的第28次交易,也是最後一次的交易,成功用拖車小屋換到了一間於田納西州納什維爾的房子。

計劃髮夾換屋2.0
Skipper表示,這次以物換物的計劃是受加拿大青年Kyle MacDonald的啟發。
翻查資料,早於2005年時,26歲的Kyle MacDonald就用一枚紅色萬字夾,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相關信息,物色以物換物的對象,並花了一整年的時間,最終換到一棟房子。
Skipper笑言,她是第二個做到小物品換大屋的人,她希望能夠成為第一個做這件事兩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