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積金

40歲強積金有幾多錢先算達標 專家解讀數據

理財

廣告

打工仔都知,要實現「退休生活不求人」,及早規劃退休財務是關鍵。一個普通香港人,從大學畢業後工作到40歲,想過安穩的退休生活,究竟需要多少退休儲蓄才算足夠?40歲時的強積金(MPF)應累積多少才算「達標」?

40歲,不論男女,正是人生的全盛期,但同時也是理財的關鍵分水嶺。
雖然此時的強積金可能已累積到一定規模,但打工仔要面對供樓、養小朋友、照顧父母,經濟壓力不容忽視。
根據施羅德投資2024年網上調查,香港打工仔的退休儲備與理想退休開支平均相差240萬元。超過70%未退休港人計劃退休後繼續工作,遠高於美國的40%。

調整策略爭取合理回報

若不想退休後仍需為生計奔波,打工仔需要未雨綢繆,而妥善管理強積金或是一大出路。究竟一個40歲的打工仔,強積金應累積多少才算「達標」?
根據筆者公司的數據,40歲的強積金成員,假設22歲大學畢業後開始工作,並連續供款18年,在沒有資產轉入/轉出或提取的情況下,成員強積金資產中位數約為66萬元。

若成員持續供款20年,其強積金資產值中位數更可達到89萬元,足以證明強積金都可以成為退休儲備的重要部分,不容忽視。
成員及早於40歲調整策略仍可急起直追。退休規劃與照顧孩子的健康相似,需要定期檢視進度,並與同齡比較,看看是否達標。成員於40歲開始積極管理強積金,仍有廿年時間做好規劃,做到「中年不擔心」。
此外,與小朋友增磅同一道理,最重要的是體重是否穩步上揚,還是驟升驟降,成員亦須留意自己的強積金資產值的升降趨勢,若出現長期停滯或波動過大,可能需要調整策略。
如果成員發現自己強積金未達標,不用太擔心,關鍵在於對症下藥。

供款不足可考慮自願性供款,例如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或在提取供款上有彈性的特別自願性供款 (SVC) 。
投資過於單一則可重新配置資產,調整投資策略以爭取合理回報,就如小朋友要健康成長,均衡飲食至關重要,強積金亦需多元化配置,避免「揀飲擇食」。
重點是主動管理,持續留意市況,助強積金「增磅」,為退休增值。
此外,強積金屬長期投資,成員不應該因市場短期波動或負面情緒影響作出恐慌性拋售。
40歲是財務規劃的分水嶺,退休之路已走了差不多一半,但真正的「黃金期」是畢業後首十年。
受惠於複式效應,愈早開始穩健增長,累積效果愈顯著。40歲前後固然重要,但更早起步為退休金實行理財規劃,多管齊下才是王道。

王玉麟

BCT

業務定位及客戶方案

高級總監

作者於退休金及資產管理方面擁有逾20年實務經驗,是精算師和特許金融分析師,並現任香港財務策劃師學會的考試委員會成員。作者之前為香港精算學會會長,畢業於香港大學精算學,並獲得倫敦大學法學學士學位。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近日強積金的表現是?

積金評級發表報告,今年頭九個月,估計強積金賬面虧損達到2,465億元,或每名強積金會員虧損近…詳情請看

積金局如何回應強積金虧損?

面對強積金有明顯虧損,指出,過去21年來,強積金有14年錄得正回報;而強積金由2000年實施以來…詳情請看

撰文:B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