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遊本無罪 不應倒貼吸引特種兵︳Anthony 專欄
你好!最近很多人在網上討論18元窮遊香港的事情,本人覺得那些博主也真的太過分,自己窮遊就算了,還要教人不要消費?竟然還有很多政客支持窮遊。閣下認為有道理嗎?
讀者萬先生
遊客窮遊本無罪,罪在沒有尊重當地。
正如局長所說,我們年輕時也窮遊過,做過背包客、住過招待所,分別就在於我們清楚明白自己是窮遊,不會濫用公家的資源、不會對環境進行破壞,也不會阻住人做生意。
所以當年我們即使窮遊,都會儘量花點錢,那怕是吃最便宜的套餐、買最便宜的紀念品,因為明白別人營商都要成本的,這叫做尊重。
最重要是不會當成理所當然,俗稱「老馮」。假如自己窮遊沒有光顧商店,已有點不好意思,更不會大大聲責怪當地人家沒有好好招待、責怪人家為甚麼沒有通宵車送旅客到機場?
新加坡倡優質旅遊
筆者贊成每個人都有旅遊的權利,然而我們沒有必要倒貼。
巿傳旅行社辦18元香港一日遊,擺明蝕本,但是為甚麼要做呢?因為有政府補貼每個人千元。如果屬實,又是一個掠奪政府資助的機會。
又例如記得有一次,大批窮遊旅客不願意留港過夜,看完煙花後想要返深圳,逼爆皇崗口岸,竟然投訴本港沒有特別的交通安排。
政府官員、議員等,竟然害怕起來,往後的大時大節,舉凡有大型活動、盛事,都會特別安排巴士,把旅客送回關口,甚至會特別延長通關時間。這是甚麼道理?
新加坡政府早在十年前開始,已調整旅遊策略,重質不重量。最近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高級講師黃競妍表示,逾十年前新加坡已提出「Quality Tourism」(優質旅遊),推出政策延長旅遊逗留日數、刺激消費,不盲目追求旅客量增多。
新加坡最近舉辦了國際高端遊艇展,吸引世界各地頂尖的遊艇品牌、富豪到來,人均花費每天以萬元計。
而並非吸引睡麥當奴店內、18元窮遊,打完卡就走,連一瓶水都不喝的特種兵,政府可會明白資源應該花在甚麼地方嗎?
香港政府推動無處不旅遊、生態旅遊,全部都是不賺錢的、倒貼的。我們不應花資源特別照顧,更不應該花錢搞大堆基建、活動,去吸引窮遊特種兵。
想想過往尖沙咀、銅鑼灣、中環區名店林立,世界各地知名品牌都有旗艦店;惟隨著內地經濟內捲、歐美遊客離棄,還有最重要的是本地經濟差,樓市大跌、股市不振及消費降級,已今非昔比了。
雖然內地經濟、環球經濟我們挽救不了,但至少我們可以盡力救本地經濟,例如振興樓市,讓樓市重返升軌,本地經濟就能重新啟航。
成敗就在政府一念之差:減少私樓供應、表態支持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