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中國將在AI競賽擊敗美國 現時僅相差「幾納秒」
黃仁勳對美國監管沮喪,批評各州碎片化新規恐衍生「50套AI法律」,反觀中國以能源補貼打造低成本算力帝國,讓字節跳動、阿里巴巴、騰訊等巨頭如虎添翼。
美國監管泥沼:高能耗與州法亂象拖累矽谷雄心
黃仁勳直言,美國正被「犬儒主義」與過度謹慎所絆腳。高昂能源成本讓AI資料中心運營捉襟見肘,各州獨立立法更釀碎片化危機——預計將湧現50種AI規範,從資料隱私到倫理審查,形同「規則迷宮」,阻礙創新與跨境合作。美國總統特朗普在CBS《60 Minutes》節目強調:「我們不會讓任何人擁有最先進晶片,只有美國可用。」儘管對盟國如韓國開放逾26萬顆Blackwell晶片,但對中封鎖持續,黃仁勳透露Nvidia尚未申請中國出口許可,因「中方已明確不歡迎」。他沮喪指出,此舉非但未遏止中國進展,反推其自主化——年初DeepSeek新創AI實驗室發布大型語言模型,已震動矽谷。黃仁勳呼籲「技術開放」而非封鎖,方能維持全球依賴,保住美國平台霸權。
中國的算力狂奔:能源補貼彌補晶片落差,效能僅遜「幾納秒」
相對美國的掣肘,中國策略大膽而高效。黃仁勳讚嘆:「電幾乎是免費的。」
此外,各地政府大舉補貼資料中心電力開支,彌補華為、寒武紀等國產晶片高能耗缺點,雖效能不及Nvidia,但成本優勢讓阿里巴巴、騰訊等巨頭能「堆疊」海量運算力,快速擴張基礎設施。這些補貼源自彌補本土晶片瓶頸,卻意外催生AI生態自主化,讓中國從追趕者蛻為領跑者。黃仁勳預測,美國若不調整,將在AI競賽中落敗——中國不僅在硬體追平,更以開發者生態與市場規模吸納全球人才。
AI全球角力:Nvidia的十字路口與美國的戰略抉擇
黃仁勳的預言,如一記當頭棒喝,凸顯AI戰場的無硝煙硝煙。Nvidia中國收入曾支撐其美國研發,現禁令下或被迫重塑供應鏈,全球市場恐分化為美中兩極。中國的能源補貼模式,雖引發環境疑慮,卻展現國家資本主義的效率;美國則需平衡國家安全與創新,黃氏主張開放晶片出口,「讓世界依賴美國平台,而非被迫自建替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