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us AI

Manus AI內地裁員近七成 總部遷新加坡終止阿里合作

科技

廣告

曾於2025年3月因AI代理產品爆紅的北京蝴蝶效應科技有限公司(Manus AI母公司),近日傳出在中國裁員約67%,並將總部遷至新加坡,同時終止與阿里巴巴通義千問的合作,全面清空其在微博、小紅書等中國社交平台帳號內容。Manus官網對內地用戶顯示「在你所在地區不可用」,顯示其與中國市場的切割。此舉被認為是為規避美國對華科技與投資限制,以及應對地緣政治與算力挑戰的策略調整,引發業界對中國AI企業國際化困境的關注。

裁員與總部遷移

據悉Manus在中國的120名員工中,約40名核心技術人員已轉至新加坡總部,其餘約80人(67%)面臨裁員,獲N+3至2N的補償方案。公司於5月完成總部遷移,登記為新加坡實體「Butterfly Effect Pte. Ltd.」,由開曼群島母公司全資擁有。新加坡招聘網站顯示,Manus正招聘AI工程師、數據科學家等職位,月薪8,000至18,000美元,反映其在當地擴張研發的決心。官方回應稱,裁員是「為提升運營效率對部分業務團隊的調整」,強調將專注核心業務,但未具體說明裁員原因或未來計劃。

終止阿里合作與市場切割

Manus於3月與阿里通義千問達成戰略合作,計劃基於國產模型開發中文版,但一名員工向《第一財經》確認該合作「不再推進」。官網從「中文版開發中」變為「地區不可用」,微博與小紅書帳號內容全數清空,顯示公司有意淡出中國市場。此前,Manus內測碼在閒魚平台被炒至10萬元人民幣,月活躍用戶於3月達2,000萬,5月卻跌至1,000萬,反映競爭加劇與用戶流失。業界人士分析,字節跳動的Coze Space與百度AgentBuilder等競爭產品削弱了Manus的市場優勢。

地緣政治與投資壓力

Manus的遷移與裁員背後,地緣政治與資本壓力是主因。2025年4月,美國風投Benchmark領投7,500萬美元B輪融資,估值達5億美元,但交易隨即因美國《對外投資安全計劃》(2023年拜登政府執行令)受財政部審查,質疑其是否涉及「敏感技術」對美構成風險。 Benchmark律師辯稱,Manus不開發大型語言模型,僅基於Claude與Qwen等現有模型,屬「包裝」應用,且其開曼群島註冊與數據存於西方雲端伺服器,技術上非中國企業。 然而,矽谷投資者如Lux Capital的Josh Wolfe批評此投資「毫無意義」,認為可能間接助長中國科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