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Osix研發替代物料 助地球走塑
口罩以外,還有很多醫療用品,例如醫生護士穿著的防護裝備;個人護理用品,包括面膜、尿片、衛生巾等,都使用無紡布製造。製造無紡布的纖維原料,通常含有聚丙烯(Polypropylene,PP)或聚乙稀(polyethylene,PE),其實都是塑膠。
「為了防止病菌傳播,醫療垃圾主要使用焚燒的方式處理,但是會釋出有害物質;其他個人護理用品通常是堆填,因為是塑膠,所以根本無法降解,甚至會流入海洋,造成污染,全球經已出現多個垃圾島。」OKOsix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于紹龍(Eddie)說。

姨甥女一句話警醒
Eddie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其後加入外資物料公司,負責研發及銷售新物料。
後來Eddie轉換跑道,最終發覺自己的興趣始終是研究新物料。
疫情初期,香港出現口罩荒,Eddie設立生產線生產口罩,以協助解決問題。
後來,愈來愈多公司加入生產口罩,高峰期全港有超過200間廠房生產口罩,Eddie認為疫情過後需求將大幅回落,這項業務未必可以持續發展,所以將之出售。
有一次,Eddie帶五歲的姨甥女進行回收,教她將垃圾分類,她問口罩應該放哪兒,Eddie告訴他口罩無法回收,她回答說:「那麼口罩非常不環保。」
「這一句話像一巴掌打過來,激發我的創業靈感,希望研發出新的物料,取代無紡布。」
Eddie在物料方面擁有豐富的知識,而且是應用科學家,他與另外一名朋友合作成立OKOsix,對方在機器、生產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兩人正好能夠互補。
「我們翻看不同的研究報告,發現不少科學家曾經嘗試進行研發,取代無紡布的物料,但是至今未有一個能夠成功商業化的案例。」
OKOsix的團隊使用天然原材料,包括植物纖維、天然防水物料,研發出OKOmer,並且經已取得專利。
這些原材料經過化學反應後,形成粒狀,經過不同的工序,就能夠製作出布狀,成為半製成品。
OKOmer可以吸水、防水,並且可以調節軟硬度,從而製作出不同的產品。
OKOmer可以調製不同的配方,現時最成熟的是無紡布,可以用於製作口罩及面膜等;另一個配方可以用來製造尿片中的過濾層,技術研發進入最後階段。
OKOmer經過測試,並取得認證,證明這種物料可以在六個月之內完全降解,只剩下水及二氧化碳等物質。
OKOsix將一半降解物質,混合另一半泥土,然後用以種植植物,並且與完全是用泥土種植的植物對比。
結果發現,加入一半降解物質的植物,生長速度與健康程度,與全用泥土種植的植物,基本上完全一致。
價格隨量產下降
由於Eddie之前營運口罩廠,所以OKOsix亦自設廠房,使用OKOmer生產口罩。「使用 OKOmer生產的口罩,功能與普通口罩一樣,甚至更佳。」
部分人若長期戴口罩,容易皮膚過敏,但是 OKOmer具有抗菌功能,有助對抗敏感。
此外,人們除下口罩、再戴上的時候,會感覺到有點異味,這是因為口水滋生細菌。
OKOmer具有抑菌作用,所以人們再次戴上口罩的時候,不會聞到異味。
口罩上方加入鐵線,方便貼合鼻子,OKOmer還可以製作出取代鐵線的物料,能夠摺疊切合鼻子的形狀。
OKOsix在葵興設立廠房,面積約4,000平方呎,每月最高產量可達200萬個口罩。
現時廠房可以生產四種尺碼的口罩,顧客可以在網上訂購,或者企業大量訂購。
「商業對顧客(B2C)並不是我們的主打項目,因為建立品牌需要大量資源;我們集中於商業對商業(B2B),研發出替代PP或PE的物料,就像GORE-TEX,方便品牌設計不同的產品。」
使用OKOmer製作產品,毋須調整機器,可以繼續使用正常的生產線。
環保是大勢所趨,但是新物料的價格往往較高,令企業卻步,所以綠色物料必須在價格方面下功夫。
OKOmer最初的價格,是一般PP或PE的十倍,隨著投入更多資源研發,改良配方,現時價格降至貴兩倍。
「我們正在融資,用以購置生產機器,並且不斷改良配方,當我們進入量產,相信價格只是比一般物料貴5%,我們預期兩至三年來可以達到。」
根據美國市場調查公司的研究顯示,OKOsix是全球首間能夠做到完全降解的無紡布,成為PP或PE的替代品。
現時已有荷蘭及加拿大的公司,正在測試 OKOmer,預算四至六個月內完成,屆時將會用來設計不同的產品,推出市場銷售。

生物基替代物料
Eddie是香港中文大學畢業生,於2021年憑著這個項目參加中文大學的創業比賽,在第二輪中落敗,但有評審覺得這個項目非常有趣,便建議他向香港科技園推介。
OKOsix加入科技園的IDEATION及培育計劃,這兩個階段都提早完成,現時已晉身企業加速計劃(Acceleration),培育計劃可獲120萬元資助,加速計劃可獲480萬元。
2024年科技園推出Global Booster Programme,五間香港初創於矽谷接受為期半年的嚴格培訓,以及進行開拓美國市場的計劃,OKOsix是其中一間。
OKOsix因而能夠在美國覓得人才,包括聘請史丹福大學化學博士擔任首席創新官,另外邀請柏克萊加州大學化學系教授擔任顧問。
此外,OKOsix亦獲得機會認識美國的投資者,正在進行種子輪融資,期望能夠籌集300萬美元,當然希望能夠覓得具有協同效應的投資者。
「香港的創科水平正在不斷提升,如果美國是創科的天堂,香港仍然是在凡間,但可以說是剛起步的新星,潛力無可限量。」
OKOsix計劃在美國開設公司,另外亦計劃在內地開設公司,因為前海夢工場提供補貼。
除了無紡布,OKOsix亦看重其他一次性塑膠用品,希望能夠研發出生物基的替代物料。
疫情期間,人們除了佩戴口罩,還會使用快測工具,這些工具使用大量塑膠,為環境帶來負擔。
OKOsix計劃研發物料,取代這些塑膠,雖然快測工具的使用量下降,但是還有其他類似的工具,例如流感測試、驗孕棒、外國流行的維他命測試工具。
此外,OKOsix亦正在研發生物基的塑膠替代品,因為日常用品仍然含有大量塑膠,例如計算機的外殼、廚具的手柄等,這些產品毋須降解,但是更加環保。
全球各國都正在努力減排,不少國家期望2030年達致碳中和,很多國家已推出相關政策,希望能夠推動減排。
為了延緩全球暖化危機,使用環保物料是大勢所趨,為OKOsix提供不少發展空間。
人工智能角色
近期人工智能(AI)大熱,滲透至人類生活每個角落,在創科方面亦擔任著一定的角色。
OKOsix在研發新物料的過程中,亦用上了AI,善用各種物料的資訊訓練AI模型,然後透過各種計算,協助研發嶄新物料,製作出來之後,當然需要人手調校。
另一方面,OKOsix需要接觸大型企業的高層,以便介紹及推銷 OKOmer,但是這些高層難以接觸。
OKOsix利用AI模型,透過不同渠道,以其接觸到這些關鍵人物,讓他們了解OKO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