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us科技魔法 優惠券變身「搖錢樹」
成立六年以來,On-us經已吸納大量銀行及保險公司客戶,協助他們發放優惠券,提升顧客忠誠度。
On-us正在籌備A輪融資,希望能夠取得700萬美元的資金,協助優化產品,以及開拓更多市場。
On-us創辦人及行政總裁佘啟彥(Dennis)曾有這樣的經歷,收到銀行通知,專誠駕車前往換領中心取優惠券,結果找不到泊車位,冒著抄牌風險上去領取,到手後才發覺不是家中樓下那間超市的優惠券,最後又要專誠拿給母親。
Dennis擁有豐富的支付方案經驗,先後在法國、日本、德國及美國的相關公司工作,所以他希望透過科技,提升優惠券的體驗。
自家品牌優惠券
On-us聯合創辦人及首席策略總監張可玲(Honnus)曾在多間科技公司工作,包括旅遊網站,當年經常進行推廣活動,送出大量優惠券,但根據內部數據顯示,約一半優惠券最終沒有兌換。
另On-us聯合創辦人及首席營運總監李立基(Patrick)主力負責科技,之前在澳門的娛樂場工作,協助司庫部門數碼轉型,所以本身亦懂得會計。
三人於2019年創辦On-us,希望建立完整的禮券相關生態圈,方便企業發放、顧客兌換及商戶收取優惠券。
以前,企業推出活動之前,都要預先購入大量商戶的優惠券,即使最終顧客沒有兌換,企業也無法取回相關款項。
On-us提供一個平台,讓企業隨時發放優惠券,可以透過電郵、短訊、即時通訊或手機應用程式(App)傳送給顧客。
「企業向顧客發放優惠券,主要希望與對方加強互動,提升品牌形象,但是禮券屬於其他商戶,未能宣傳自己公司。」
On-us協助企業發放自家品牌的優惠券,顧客收到後打開優惠券,可以從三至四個商戶中揀選,然後到商戶兌換。
企業可以因應活動的性質選取不同商戶的優惠券,例如咖啡店的優惠券,顧客可以從三、四個咖啡店品牌中選擇,避免個別品牌出現例如結業等突發事故,引發大量查詢。
On-us現時集合了超過300個具有知名度的商戶,接受支付的網點共有數千個,單是機場貴賓室,便有1,600個網點。
顧客可打開二維碼讓商戶掃描,就像平日付款一樣;餘額再選擇支付方式。
美心集團是On-us的主要合作夥伴之一,透過On-us的平台,向顧客發放旗下品牌的優惠券,包括星巴克、COVA、元氣壽司、千両等。
顧客到這些品牌的分店,打開優惠券的二維碼,便可以讓職員掃描,兌換優惠。
餐廳或咖啡店的收銀處,通常會看見各種支付方式的標籤,例如PayMe、yuu、AlipayHK、WeChat Pay HK等,On-us的標誌同時出現,讓顧客知道商戶收取相關的優惠券。

ESG生態禮券
On-us的運作,類似其他支付方式,為商戶提供各種結算方式,包括即時過數,或者逐個月計算、一筆過繳付等。
若果與美心集團這類大機構合作,On-us可以與他們的POS整合,至於中小型商戶,可以使用聚合支付方案,即是一部終端機,可以接受多種支付方式的方案。
「很多人以為我們的業務是將商戶優惠券數碼化,其實並不是這麼簡單,我們發出的是市場推廣優惠券(Marketers Voucher),而不是商戶優惠券(Merchant Voucher),創立公司的初心,是希望一併解決支付的問題。」
市民收到各種優惠券,可能會放在櫃桶底,然後過了期,最終變成浪費,但是送贈這些優惠券的企業,付出的金錢無法收回。
On-us的平台,可以讓企業訂購一定數量的優惠券,然後發放給目標顧客,當顧客到商戶兌現,On-us先替企業支付,然後再向企業收取相關款項,避免造成浪費。
「我們將禮券有關的三個持份者,包括企業、顧客及商戶打通,建立完整的生態圈,優化整個體驗。」
On-us連續三年成為太古集團白色聖誕活動的合作夥伴,透過會員App向會員發送優惠券,讓他們在市集消費獲取優惠。
「現時很多商場都有會員App,讓他們儲分及兌換不同的獎賞,因為獲取新客相對困難,商場都要出盡辦法箍住舊客。」
較早前,On-us與數碼港、財經及庫務局,推出一個概念試驗計劃。
保險公司鼓勵人們採納健康環保的生活方式,例如經常步行,然後累積分數,再用這些分數換取與健康生活有關的商戶優惠券,例如健康飲食、充電服務等,該計劃在300間學校推出,具有一定影響力。
「今年流行環境、社會及管治(ESG),但是個人層面累積的碳信用並不是大數目,難以進行貿易,但是需要渠道使用。」
On-us正在與計算碳信用的認證機構合作,然後聯合注重ESG的企業,讓他們的客戶累積相關的分數,以及兌換優惠。

放眼Web3範疇
On-us同時放眼Web3範疇,過去兩、三年掀起熱潮,一窩蜂地推出非同質化代幣(NFT),但是炒作過後,無以為繼,亦無法落地、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東南亞國家流行邊玩邊賺,他們賺取的加密貨幣,可以兌換成超市禮券,在日常使用,這是我們希望進入的市場,旨在打通Web2及Web3,這是一個未開發的市場,預期兩至三個月內推出。」
截至現時為止,On-us的業務模式是商業對商業對顧客(B2B2C),協助企業更好地照顧他們的顧客,如果進入Web3市場,最終接觸到個人顧客,有助建立品牌形象,突破企業樽頸。
On-us的收入來自企業,公司為他們提供平台,作為發放優惠券的工具。
其次,On-us為商戶帶來顧客,當顧客兌換優惠券的時候,會向商戶收取一定的費用。
On-us是一個市場推廣的平台,根據內部調查顯示,當顧客收到企業的優惠券後,平均翻閱五次,每次逗留約1.5分鐘,了解由哪間企業贈送、何時到期,以及接受的商戶。
當顧客停留在禮券的頁面,On-us可以加入不同的推廣資訊,包括動畫短片,然後了解顧客的行為,收集數據進行分析,為企業及商戶提供洞見。

積極開發更多應用場景
On-us在2019年成立後不久,便成為數碼港的培育公司;2022年加入香港科技園「共同企業加速計劃」,現時是兩個機構的社群公司,繼續獲得各方面的支援。
2022年,On-us完成Pre-A輪融資,獲得230萬美元的資金,投資者包括私募基金、創投基金及香港科技園。
On-us已吸納了大量客戶,包括兩間發鈔銀行、八成保險公司,為他們發放企業的優惠券,公司正在積極開發更多應用場景,包括公營機構。
Dennis指出,獎賞計劃在多個地區流行,若果在本地層面而言,On-us面對大量競爭者。
但是這些獎賞計劃絕大部分只限於當地,無法跨境使用,On-us暫時是市場唯一提供相關服務的供應商。
On-us在香港經已達致收支平衡,憑藉跨境優勢,陸續開拓海外市場,包括進入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泰國,現正與日本的合作夥伴洽談,亦有計劃進入越南、印尼、中東及美國。
目前On-us正在籌備A輪融資,希望能夠籌集700萬美元資金,主要應用於優化產品功能、開拓海外市場。
Dennis說:「我們希望能夠覓得具有協同效應的投資者,尤其有助進入目標的海外市場。」

獨家跨境優勢
2024年底,On-us在Visa亞太區加速器比賽中勝出,是香港首間公司獲得相關獎項,經歷四至五輪面試、半年時間洽談產品連動,成功打低逾400間公司。
On-us協助Visa解決跨境行銷獎賞的問題,同時憑藉具備按消費條件即時發放、跨境應用特性的「智能電子禮券方案」(Smart E-Voucher Solution)獲得相關的專利。
各種信用卡都希望吸納持卡人的海外簽賬,不少信用卡提供吸引的現金回贈。
「當我們旅行後返回香港,翻閱月結單的時候,見到現金回贈,其實沒有特別感覺。如果在旅行途中,消費時即時獲得獎賞,而且可以在當地使用,吸引力即時提升。」
港人喜歡到日本旅行,在當地消費後,獲得不同商戶的優惠券,有效吸引人們即時使用。
「我們主要選取旅遊零售類別的商戶,大多是耳熟能詳的連鎖品牌,或者在機場設有分店,確保顧客用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