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車交易平台 cargurus發展潛力優厚

二手車交易平台 CarGurus發展潛力優厚

美股

廣告

由傳統燃油車全面轉向電動車時代,過程衍生一個龐大的替換市場。不過,美國通脹高企兼經濟存衰退風險,駕駛者換車很自然顯得審慎;雖然今年以來,由Tesla(美股代號:TSLA)掀起的減價潮一浪接一浪,但始終揀選二手車可能更划算,造就二手車交易平台CarGurus(美股代號:CARG)潛力無限。

CarGurus成立於2006年,始創人Langley Steninert是著名旅遊平台TripAdvisor創辦人之一。公司初期是以博客形式運作,供消費者向經銷商查詢汽車資訊及發表用家回饋。其後開始有經銷商刊登廣告,公司亦逐步轉型,成為連接經銷商與消費者的交易平台,消費者可透過該平台選購或出售二手汽車;經銷商除出售二手汽車的同時,亦可在平台進行採購。

擅數據分析 潛在發展空間大

公司強項在於收集數據,利用專利技術及搜尋演算法進行分析,為使用者提供汽車交易資訊及趨勢資料。公司於2017年登陸納斯達克交易所,按每股發售價16美元,發售940萬股上市。其後藉收購PistonHeads拓展英國市場。集團於2020年在本土市場收購Autolist和CarOffer,進一步擴大版圖。現時除主打美國市場外,在加拿大及英國亦設有平台。

CarGurus總收入由2016的1.98億美元,增至2022年的16.55億美元,期間複合年均增長率達42%。估計現金收車潛在市場規模達4,000億美元,目前市佔率低於1%;而經銷商之間的批發市場規模亦高達150億美元,意味發展空間仍然龐大。

回顧公司早前派發的成績表,截至3月底止第一季總收入略高過市場預期,有2.31億美元,按年減少46.1%。當中平台收入佔1.67億美元,增加2.3%;批發收入2,518萬美元,下跌72.3%;產品收入3,965萬美元,減少77.5%。公司毛利1.54億美元,下跌14.7%;毛利率67%,擴闊25個百分點。經營溢利1,405萬美元,跌幅47.2%;經營溢利率維持6%。

首季扭虧為盈,賺1,613萬美元,2022年同期蝕6,209萬美元;每股攤薄盈利10美仙,去年同期每股攤薄虧損53美仙。撇除股權補償及非有形資產攤銷開支,經調整毛利1.6億美元,下跌14.3%;經調整毛利率顯著提升25個百分點,至69%。經調整經營溢利下跌41.2%,至3,657萬美元;經調整經營溢利率則提升2個百分點,至16%。經調整純利下跌23.2%,至3,028萬美元;每股攤薄盈利26美仙,跌幅21.2%,遠好過市場預期的16美仙。

買家平均收入升4%

首季綜合經調整經營現金溢利4,078萬美元,跌幅37.8%。經營現金流有6,634萬美元,減少28.7%;自由現金流6,045萬美元,下跌32.3%。持有現金等值4.56億美元,循環備用信貸額度有接近4億美元。

營運數據方面,美國平台收入1.55億美元,上升2.4%;經營溢利2,653萬美元,增加11%。不過,數位批發分部收入下跌75.7%,至6,483萬美元;分部經營虧損由211萬美元,顯著擴大至1,120萬美元。

截至3月底止,付費經銷商總數微增1.3%,至31,291名;美國及國際經銷商分別佔24,394及897名。季內美國市場每名登記經銷商平均收入(QARSD)為5,943美元(見圖表一),上升4%;國際市場每名登記經銷商平均收入,則微跌0.3%,至1,550美元。

美國平台每月平均用戶瀏覽次數達3,200萬次,增加2.8%;國際平台每月平均用戶瀏覽次數720萬次,增加4.3%;季內交易量17,505宗,減少74.5%。展望第二季,管理層預期總收入介乎2.2億至2.4億美元;當中產品收入介乎2,600萬至3,600萬美元;綜合經調整經營現金溢利3,400萬至4,200萬美元;經調整每股攤薄盈利介乎22至25美仙。

Oppenheimer目標升至24美元

Oppenheimer認為,首季受到美國銀行業流動性危機影響,信貸市場明顯萎縮,對批核率構成直接衝擊。然而,CarGurus季內平台收入仍可維持增長,反映其定價策略具競爭力,成功吸引高檔次經銷商使用。故該行將其目標價由21美元上調至24美元,維持「跑贏大市」評級(見圖表二)。

D.A. Davidson亦認為CarGurus在二手車交易方面明顯跑贏同業,管理層正積極透過向上銷售及交叉銷售模式,提升交易額及毛利。該行將其目標價由18美元升至20美元,維持「中性」評級。

二手車交易平台 cargurus發展潛力優厚
(圖片來源:業績報告)
二手車交易平台 cargurus發展潛力優厚
(圖片來源:券商報告)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圖片來源:券商報告, 業績報告, 網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