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ond Meat

「人造肉一哥」Beyond Meat由炒家寵兒變笑話!Bill Gates護航難逃跌足99.6%厄運、竟憑迷因主題ETF戲劇性「復活」

美股

廣告

五年前,Beyond Meat(BYND)曾被譽為「改變未來的食物革命」。那時候的美股市場充滿激情,投資者談永續、談植物肉、談如何拯救地球;然而,最終在今年10月初一度跌破0.5美元,跌幅超過99%,五年後淪為「仙股」,昔日的「食物革命」彷彿成了投資市場的笑話。

Beyond Meat「食物革命」變投資笑話

Beyond Meat這間自2009年成立的美國公司,以大豆與豌豆蛋白製作出外觀與口感幾可亂真的「人造肉」,成功吸引Bill Gates與Leonardo DiCaprio等名人投資,上市首日股價飆升163%,短短數月便突破230美元,成為市場新寵。

然而,潮水退去後,理想與現實的落差也隨之浮現。Beyond Meat面臨成本高、產品口感爭議、競爭者湧現及市場需求降溫等壓力。隨著消費者熱潮散去、財務虧損擴大,其股價一路從高峰滑落,最終在今年10月初跌幅超過99%,淪為「仙股」。

但市場總愛故事。就在外界幾乎認定Beyond Meat已走到盡頭時,美股又上演了一幕戲劇性的「逼空」大戰。

10月中旬,Beyond Meat宣布與美國零售巨頭Walmart達成協議,將在全美超過2,000家門店擴大銷售Beyond Burger、植物雞塊及韓式燒烤風味牛扒等產品。消息傳出後,市場資金蜂擁而入。短短三個交易日內,股價由0.5美元暴漲至3.62美元,累計漲幅高達596%。

迷因主題ETF戲劇性「復活」

分析指出,此波暴漲的背後,不只是通路擴張的利好,更是典型的「迷因股行情」。

根據FactSet數據,Beyond Meat超過63%的流通股被放空,當股價突然上升,空頭被迫回補,引爆連鎖買盤。再加上該公司被納入Roundhill的迷因主題ETF(MEME),吸引大量散戶討論與跟風買入,令股價漲勢更為兇猛。

這場風暴讓人不禁聯想到2021年GameStop與AMC的網絡炒股潮。當低價股、散戶熱情與高空頭比率碰撞在一起,市場理性往往退居次位。Beyond Meat的股價暴漲,也重新喚起當年被網民封為「Reddit熱門股」的記憶。

不過,這場戲劇性的「復活」能否持久,仍是市場最大疑問。儘管公司近期在分銷策略上有所突破,但財務面依然堪憂。

最新財報顯示,Beyond Meat每股虧損達2.14美元,連續多年錄得負回報。僅在上週,該公司因完成一筆債務協議而單週暴跌逾六成,可見投資者對其長期可持續性的信心仍薄弱。

外媒引述業內人士意見,Beyond Meat短期的反彈更像是資金面的「技術性逼空」,並非基本面改善的結果。雖然與沃爾瑪合作有助提升品牌能見度,但植物肉市場整體需求依舊疲弱,且面對Tyson Foods、Impossible Foods等對手競爭激烈,要重建盈利模式仍需時間與成本控制。

更值得警惕的是,這波「迷因式」暴漲或反映美股市場再現泡沫徵兆。分析師提醒,當散戶情緒高漲、ETF被動買盤湧入,而估值早已脫離基本面時,這類股票往往是市場風險升溫的前兆。

Beyond Meat的故事,從「食物革命」到「股市神話」,再到如今的「迷因復活」,其起落幾乎濃縮了新經濟股的興衰縮影。它提醒投資者:有遠景,不等於有生意;有題材,不代表有利潤。

延伸閱讀:KK園幕後主腦「陳志公爵」遭美英聯手起訴!2014年歸化柬埔寨公民!150億比特幣被沒收、在港兩上市公司受牽連

延伸閱讀:「榴蓮大王」鄧洪九退市最後掙扎!洪九果品上市三年、停牌年半、創辦班底高層「團滅」:一份業績嚇到畢馬威請辭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