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來襲 Nike見招拆招︳美股介紹
Nike截至5月底止第四季度收入110.97億美元,按年減少12%,仍高過市場預期;主打品牌Nike收入下跌11.4%,至107.63億美元。
所有主要地區銷售均報跌,北美市場收入跌10.9%,至47.03億美元;歐洲、中東及非洲收入30億美元,減少8.9%;亞太及拉丁美洲15.75億美元,下跌7.6%;大中華市場則最傷,跌幅達20.7%,至14.76億美元。
季度純利大跌近八成六
毛利下跌20.7%,至44.69億美元;銷售渠道組合改動產生不利影響;加上期內折扣較高,拖累毛利率顯著收窄4.4個百分點,至40.3%。
銷售及行政開支增加1.5%,至41.48億美元;品牌市務和運動市務開支上升,令需求創造開支增加14.8%,至12.53億美元。
至於經營基本開支減少3.4%,至28.95億美元,除因為薪酬相關開支較低,期內再無錄得重組費用。
除息、稅前溢利2.96億美元,大跌82.3%;經營溢利率顯著收窄10.6個百分點,至2.7%。令業績大倒退的另一因素是有效稅率達33.6%,較去年度同期的13.1%大幅上升,主要因為來自股份補償及一次性項目的稅務利好影響大幅減少。
第四季度純利2.11億美元,大幅下跌85.9%;每股攤薄盈利14美仙,跌幅85.9%,市場預期為12美仙。
銷售轉弱 廣告投入增
全年度收入463.09億美元,按年下跌9.8%。
Nike品牌收入下跌9.3%,至447.14億美元。
面向消費者的直接銷售收入187.83億美元,減少12.7%;批發業務收入258.83億美元,下跌6.8%。至於Converse收入16.92億美元,下跌18.7%。
毛利錄197.9億美元,下跌13.5%;毛利率42.7%,收窄1.9個百分點。
公司全年度銷售及行政開支減少2.9%,至160.88億美元;其中需求創造開支增加9.4%,至46.89億美元;經營基本開支減7.3%,至113.99億美元。
全年度除息、稅前溢利37.78億美元,下跌42.2%;經營溢利率8.2%,收窄4.5個百分點。
純利32.19億美元,倒退43.5%;每股攤薄盈利2.16美元,跌幅42%。
縱然面對環境挑戰,存貨政策及財政維持穩健,截至年度底止庫存維持75億美元;現金等值及短期投資有92億美元,按年減少約24億美元。
經營現金流足以抵銷股份回購、股息、債券贖回及資本開支等因素,回饋維持慷慨,公司連續23年提升派息比率。
單計第四季度回饋8億美元,包括回購總值2.02億美元股份及派息5.91億美元。
全年度回饋金額達53億美元,當中股息增加6%,至23億美元;回購股份總值30億美元。
管理層展望第一季度收入將錄得中單位數跌幅;毛利率將收窄介乎3.5至4.25個百分點,當中美國關稅措施,料構成1個百分點的不利衝擊。
至於銷售及行政開支預計將增加低單位數;而全年度稅率預計介乎19%至20%。
採購多元度提升 加價抵禦關稅
公司在業績簡報當中,對市場關注的特朗普關稅影響,有不少著墨。
按目前的關稅稅率推算,整體成本將增加約10億美元。
不過,管理層強調過去半世紀以來,已建立了一個完善的供應鏈體系,面對關稅造成的成本逆風,將會透過積極與合作夥伴溝通,進一步優化採購組合,以盡力舒解影響。
管理層特別提到來自中國製造的產品,現時佔Nike進口美國鞋類產品的一成六;將會透過向其他地區廠商增加採購,以降低對中國製造的依賴;預計本年度止,佔比會降低至高單位數。
另外,會與供應商和零售夥伴合作,降低結構性成本增加,以減少對消費者的整體影響。
今年秋季開始,將在美國市場進行精準的價格上調;與此同時,會對企業成本減省再作合適評估。
美銀上調目標價至84美元
但最重要是透過體育賽事,重新燃點品牌動力,令業務穩定下來。Nike有信心實施所有措施後,可逐步將不利影響完全消除。
管理層派定心丸,有能力渡過今次困難。
美銀於Nike公布季績後,將其目標價由80美元調高至84美元,評級維持「買入」(見圖表)。
該行預期,繼上季度銷售下挫一成一後,公司一系列措施有望令未來幾季度銷情逐步改善,下半年度可望重拾增長。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