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 亞馬遜 【比特幣】網民:入手一粒實體比特幣引熱議 比特幣都有實體?安全問題?從何購入? 比特幣大揭秘

關稅政策不定 亞馬遜勝在多元

美股

廣告

面對美國關稅政策風向不定,個別靠中國廉價商品的美國企業叫苦連天。美國電商龍頭之一亞馬遜(Amazon,美股代號:AMZN),過去積極降低對單一業務依賴,版圖成功伸延至串流、雲端,以至廣告。雖然展望預測不及市場預期,但公司在逆風中有效分散風險,長遠有利吸引投資者目光。

受惠消費者在關稅實施前搶購商品囤貨;加上雲端業務表現強勁,亞馬遜截至3月底止第一季淨銷售1,556.67億美元,按年增長8.6%,略高過市場預期,撇除14億美元的不利匯兌因素,淨銷售增幅約10%。來自商品銷售佔639.7億美元,上升5%。

關稅 亞馬遜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廣告收入遞增

服務銷售916.97億美元,增加11.3%;值得留意,期內廣告服務收入139.21億美元,增長17.7%,不單只逐漸成為收入支柱之一,在網絡廣告市場的位置,正追趕Meta Platforms(美股代號:META)及谷歌(Google)母公司Alphabet(美股代號:GOOGL);至於訂閱服務收入117.15億美元,增加9.3%。
按地區劃分,北美市場銷售佔928.87億美元,上升7.6%;國際市場335.13億美元,上升4.9%。來自雲端服務(AWS)的銷售收入292.67億美元(見圖表一),增長16.9%,增速是近五季以來最慢。

自由現金流銳減

第一季經營溢利184.05億美元,上升20.2%;經營溢利率11.8%,提升1.1個百分點。當中北美佔58.41億美元,增長17.2%;經營溢利率6.3%,提升0.5個百分點。國際市場佔10.17億美元,增加12.6%;經營溢利率擴闊0.2個百分點,至3%。雲端服務貢獻最大,達115.47億美元,增長22.6%;業務經營溢利率稱冠,達39.5%,擴闊1.9個百分點。
純利171.27億美元,上升64.2%;每股攤薄盈利1.59美元,增幅62.2%,遠高過市場預期的1.36美元。
截至3月底止,過去12個月的營運現金流按年增加14.9%,至1,139.03億美元。但同期扣除資本投入的自由現金流則減少48.3%,至259.25億美元。

關稅令Prime Day添不明朗

季內公司在各業務範疇均有突破。除推出新一代個人助理Alexa+,主打的雲端服務與多間大型企業簽訂新協議,包括Adobe(美股代號:ADBE) 、Uber(美股代號:UBER)及納斯特克交易所等。
零售方面,春季促銷活動為全球客戶減省超過5億美元開支,並預告於7月展開第11次
Prime Day促銷活動。但有報道指,今年面對關稅的不確定性,部分供應商已表態未必參與促銷。
串流服務方面,《神隱任務》第三季上架首19日,已錄得5,460萬次觀看,成為亞馬遜最佳的劇集續集系列。
至於人工智能(AI)服務,2024年底發布的Nova模型系列,已覆蓋至圖片及影像生成、語音理解、文章分析、自動客服和代理執行等功能,公司指Nova的企業客戶數目正持續增加。

次季經營溢利或倒退

不過,面對美國關稅政策日日變,管理層展望預測變得審慎,若不計及任何收購、重組及法律開支因素,料第二季淨銷售介乎1,590億至1,640億美元,即按年增長7%至11%,當中已考慮到0.1%的不利匯兌影響。預測經營溢利130億至175億美元,即按年倒退11.5%至增長19%。
摩根士丹利將亞馬遜目標價由245美元調高至250美元,維持「增持」評級(見圖表二)。
該行認為,公司持續投入,加上有效應對市況不明朗,料上半年業務可維持強勁勢頭,並有信心其憑藉物流領先位置及生成式人工智能方面優勢,市佔率及盈利能力有望繼續提升。

不過,估值能否迎來新一輪重估,很視乎中美關稅戰狀況,若僵局持續,料股價很大機會在150至200美元區間上落。
瑞銀則認為,電商市場增長前景仍然吸引,加上企業轉型至雲端是大趨勢,相信亞馬遜的雲端業務,長遠有條件翻幾番。
預計在部分大行向下重估影響下,股價短期有望見底,並為投資者提供吸納機會。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由253美元降至249美元。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