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llartree 1美元店 資料圖片

1美元店Dollar Tree 迎來降級消費潮

美股

廣告

今年感恩節即將來臨,不過,零售市道可能和往年不一樣,美國消費情緒跌至近紀錄低位;加上職位空缺減少,不少零售大企業都預告旺檔銷情不樂觀。但節慶始終要花費,尤其是一向愛血拼的美國消費者。美國1美元店Dollar Tree(美股代號:DLTR) 食盡降級消費商機;加上壯士斷臂贏得投資市場掌聲,年初至今股價累升約四成,感恩節隨時迎來新一輪重估。

Dollar Tree和Dollar General(美股代號:DG)是美國兩大1美元店龍頭,10年前,Dollar Tree在爭奪同業Family Dollar競賽中勝出,成功以約85億美元吞併。
但事與願違,Family Dollar未有帶來預期的協同效益;相反,為Dollar Tree業績帶來壓力。

10年前收購效益不似預期

痛定思痛,Dollar Tree決定壯士斷臂,去年第四季度宣布出售Family Dollar予私募股權公司Brigade Capital及Macellum Capital,作價10.07億美元。

Family Dollar在美國有約8,000間門店,產品價格介乎1至10美元,同樣以低收入客群為目標。
不過,作為公司的副品牌,Family Dollar面對不少問題,包括門店網絡欠佳、以及過度擴張,之前的倉庫老鼠事件,更險些波及主品牌形象。
管理層相信,出售有利重新專注Dollar Tree品牌的長期增長及價值發展。預計2025年度可實現3%至5%的同店銷售增長。

關稅影響漸消化

雖然出售令賬面勁蝕離場,但投資市場似乎相當認同做法,Dollar Tree今年來股價走勢明顯轉強。
業績方面,Dollar Tree截至8月2日止第二季度淨銷售45.67億美元,按年增長12.3%,高過市場預期。同店銷售增長6.5%(見圖表一),當中約3%是來自客流量增加;另約3.4%是來自單價上升。

毛利15.7億美元,增加12.9%;期間雖然關税成本增加,但受惠較低的本土運費及舖租相關成本,以及有利的銷售組合和價格策略,毛利率仍擴闊0.2個百分點,至34.4%。
銷售及一般行政開支錄13.5億美元,增加14.6%;佔收入比例升至29.6%,增加0.6個百分點,主要由於薪酬及補償開支上升,以及門店翻新及提升工程令折舊增加。
另外,期內為正出售的Family Dollar提供過渡服務,獲得約800萬美元收益。

加碼回購為股東增值

經營溢利2.31億美元,上升7%;經營溢利率收窄0.2個百分點,至5.1%。來自持續經營業務的純利1.55億美元,增長9.3%;來自持續經營業務的每股攤薄盈利75美仙,增幅13.6%。

經調整經營溢利2.36億美元,上升7.4%;經調整經營溢利率5.2%,收窄0.2個百分點。
經調整純利1.59億美元;經調整每股攤薄盈利77美仙,增幅13.2%,遠高過市場預測的42美仙。
季內回購500萬股,涉及金額5.01億美元;今年度以來已完成逾10億美元回購。公司在7月初通過將回購授權額度,重新增加至25億美元。
季度內開設106間新分店。截至季度止,分店總數9,148間,較去年同期增加521間;銷售樓面8,120萬平方呎,增加8%。
季內已將585間門店,改造為3.0多價格模式,即產品售價不再限於1.25美元,而是更多元而不高於7美元。

財政方面,今年來自持續經營業務的營運現金流有6.39億美元,減少9,850萬美元;同期自由現流有1.45億美元,增加7,190萬美元。
管理層上調全年度淨銷售展望預測介乎193億至195億美元;同店銷售增長介乎4%至6%。經調整每股攤薄盈利預測,亦上調至介乎5.32至5.72美元,以反映現時經營狀況及回購帶來的註銷利好影響。
全年度資本開支介乎12億至13億美元,新門店數目約400間。
管理層指,雖然宏觀經濟環境充滿挑戰,但公司次季度仍實現強勁銷售增長、利潤率跑贏同業,兼且市佔率有所提升,令Dollar Tree在零售市場的獨特地位進一步鞏固。

隨著7月初已完成出售Family Dollar,未來可更專注Dollar Tree發展,有利將資本投資及其他營運資源,投入打造更強大品牌。
至於證券商對Dollar Tree之評級及目標價尚算中性(見圖表二),讀者不妨參考。

dollartree 1美元店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dollartree 1美元店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