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秀亮

葉秀亮專訪:4天工作、8折支薪救失業|封面故事

職場

廣告

全球經濟不好並非今日之事,香港人亦面對結構轉型與全球人工智能(AI)所帶來的衝擊。前文亦有提及,葉秀亮預計香港失業率將會提升,有見及此,他表示推動「每週四天工作、八折支薪」機制,不但可舒緩企業壓力,更能有效避免大規模失業潮。

市場認為四天工作不可能實行的原因是開工日數減少,影響整體生產能力;加上信貸收緊,供樓按揭不批,生活越發艱難。

對此,葉秀亮則反問:「你能不能捱得過?」言下之意,在沒有資本、資源或收入之下,如何去應付經濟下行、樓市下跌、工資壓縮的生活?

根據現在香港的情況,他直言只有資源豐厚的群體(例如擁有國際資金、外資支持者)能在高成本城市中「撐下去」。但絕大多數普通市民,無法承擔高房價與不穩定收入,這將造成階層撕裂,出現「冰火兩重天」的社會結構,「能承受的那群人就生活得很好,但普通市民就會很淒涼。」

最低工資難下調

他亦留意到另一個問題——樓價大升後的影響,概嘆:「我們的樓價曾經上升了250%,工資和物價也隨之提高。那現在是不是應該將各方面的成本調低20%至30%呢?」

他解釋道:「如果經濟暢旺,人人有能力承擔高開支,那自然不需要調整。為甚麼會覺得經濟這麼疲弱?就是因為最低工資已經調高了,一旦調高,要再往下調就非常困難。」

但不調整的後果便是失業,葉秀亮直言沒有人主動想失業,於是問題還是回到工資上。如果能有一個「八折支薪」的方案,連最低工資也一併納入,那整個問題就能自然地解決了。

在他看來,此制度具備雙重效益:企業可減輕營運成本,避免裁員;而員工則以工時換取工資彈性,保住職位。他說:「多出的時間,你喜歡就去找兼職,也可以陪小孩、養病的養病、休息的休息,生活反而改善了。」

科技進步 工時減少

或許會有老闆反對四天工作,稱生產力不足,葉秀亮否定此說法。他舉例:「很多年前,我們其實是每週工作七天。後來因為生產力提升了,改成六天,然後是五天半,再來是五天。我們現在每週工作五天,比當年每週工作七天好很多了。」

他又提及,現在的人類生活是幸福了,因為提升了產業的生產力。「以前開挖隧道是人手用鋤頭一下一下掘,現在是用機器鑽挖,未來又會有AI協助,完全不同了。」

面對這個趨勢,葉秀亮預計,未來人力需求只會下降,將來打工仔或許每週工作兩至三天也說不定。他警告,若不調整工時與分配制度,社會或有更大後遺症:「有很多人失業,因為人力需求會跌,失業率會飆得很高,造成貧富懸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