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乎三分之一人生的事 資料圖片

關乎三分之一人生的事

職場

廣告

最近筆者參與了一項調查,以了解香港在職人士的快樂和工作狀況,名為「職場開心指數」。研究團隊發現,香港的在職人口比一般人口不開心。不論任何一個年齡層,只要受薪工作和住在香港,都比一般人不開心。其中六成二港人認為「工作只是一個賺取金錢的途徑」;另外,只有三分之一港人表示,就算自己不需要錢,也會享受一份有薪工作。

換言之,當工作與金錢分割後,工作對過半港人來說沒有甚麼特別意義。研究又發現,受訪港人一星期平均工作43小時,但只有三分之一人,會用「享受」的角度去看自己的工作。
受訪者中,有三成在職人士指,因工作而導致「工作生活失衡」;四成人表示出現「過勞」情況;不足兩成受訪者,在工作時會經常或每天會感到投入或有活力,這是身心靈都陷於非常不理想的狀態。
導致香港人工作不開心的主因,就在於「自評薪酬恰當度」,即主觀認為自己的薪酬待遇不理想(當然主觀也有客觀感受,例如相比同事或行業,自己受著不公平的對待)。
根據另一項統計,香港的上班族每週平均工作48小時,即一生中約三分之一時間,都會花在「不快樂」的工作間。

難怪有另一項調查顯示,香港人的快樂指數在亞太區排行最尾,僅5.6分(10分為滿分)。調查同時發現,人均國民生產總值(GDP per capita)愈高的地區,快樂指數愈低。
排名最快樂的頭三位依次為泰國、菲律賓和印尼,可見快樂與物質享受未必有正向關係。
多年前,筆者曾看過一項調查,員工選擇離職的五大因素,依次是:不被信任、不被尊重、辦公室政治、人際關係及薪酬待遇。前四項都是和人有關;而金錢則排在第五位。因此,工作是否快樂,人的因素是重中之重。
換句話說,企業要留人才,要把人看成人,不是生產機器;人有情感,並非賺錢工具,放在管理學上,便是「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

企業歸根究柢是由人組成,機器、設備、科技都是為人效勞的,所以企業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都是由人在主導和互動的。
管理學家Jim Collins指出,健康的企業,需要同時擁有第一級的「超級績效者」和第五級的「具有遠見的領導者」。

心境強大戰勝逆境

第一級的領導者是指那些專注於短期目標和業績的領導者;而第五級的領導者是一個品行無私、尊重下屬、且具有頑強意志的領導者,能帶領團隊勇往直前,實現最佳的組織績效。
他們對公司充滿熱情,雄心勃勃,但是又絕不會因個人的自負成為公司發展的障礙,且將所有的貢獻歸功於同仁、下屬的幫助。有這種充滿正氣和人性化的領導作風的企業,辦公室的快樂指數才會得以提升。

在工作生態中,我們常常面對著不可預測的挑戰和困難。無論是工作壓力、人際關係,還是公司政策,都可能對我們的快樂造成負面影響。
如果我們能夠接受生命中的各種時刻,包括困難和挑戰,並相信我們至終不能參透,但努力和付出最終都會成就一些美好的事物,那麼我們就能夠更正面地面對工作生態中的各種挑戰。
快樂與否是很主觀的:環境沒有因我們的努力而有改變,但心境卻可強大到戰勝逆境。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