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內四度發出黑雨創紀錄 網民:「港交所照開市後鬆手咗」「但你個app可唔可以冷靜啲」
廣告
本港持續受暴雨影響。有網民於社交媒體發文,指自從「港交所照開市後鬆手咗」亦有人表示欣賞天文台長陳栢緯更封史上「最偉大天文台長」,但認為天文台應用程式過量推送天氣消息,笑指「但你個app可唔可以冷靜啲」
本港自8月4日(星期一)至5日(星期二)持續受暴雨影響。天文台於2025年8月5日清晨5時50分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並預計至少維持至下午5時。教育局宣布今日全港學校停課。
- 時間線:8月4日23:45發出首個黑色暴雨警告;8月5日凌晨2:10改為紅色,3:00轉黃色;5:20再發紅色,5:50升至黑色,反映雷雨區影響加劇。
紀錄破壞與影響
這是8月5日起計8日內第四次發出黑色暴雨警告,此前分別於7月29日、8月2日及8月4日晚上發出。過往天文台年內最多發出三次黑雨,近期頻率創歷史新高。
2023年4次停市,損失4,264億港元
歷史數據與損失概覽
根據香港股市過去因黑雨或惡劣天氣停市的視覺化資料:
- 2018-2020年:每年平均停市1次,單次停市估計損失成交額約1,120億港元
- 2023年:停市次數增至4次,總損失成交額約4,264億港元(相當於三至四天全日停市),反映極端天氣影響加劇。
數據詳情
年份 | 停市次數 | 損失成交額(千億港元) |
---|---|---|
2018 | 1 | 11.2 |
2019 | 1 | 11.2 |
2020 | 1 | 11.2 |
2023 | 4 | 42.64 |
政策影響與展望
數據顯示,2018-2020年平均每年1,120億港元損失與單次停市影響一致,2023年4,264億港元損失則與黑雨及颱風頻發(全年錄得8次熱帶氣旋)相關,凸顯極端天氣對金融市場的顯著衝擊。
自2024年9月23日起,港交所實施新政策,無論黑色暴雨或八號以上颱風懸掛,證券市場及衍生產品市場(包括滬深港通)均維持正常交易、結算及交收。政策目標為避免過去極端天氣停市導致的成交損失,並強化與國際金融市場的連繫。
2. 歷史數據化影響
過去極端天氣(如黑雨及颱風)對港股的影響包括:
- 停市情況:2023年因黑雨或颱風停市至少4次。
- 經濟損失:以2023年前10個月日均成交額1,066億港元估算,四次停市共損失3,779.5億港元成交額;港交所損失交易徵費4,270.8萬元,特區政府損失股票印花稅9.8億元。
- 典型事件:2023年9月黑色暴雨及颱風「蘇拉」侵襲,導致多區水浸,金融市場受影響。
圖片來源:threads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