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新人理財初起步 先處理扣稅及儲蓄規劃
工作後Johnson每月給父母10,000元的家用,惟陳先生一直將其存入特定銀行戶口。
陳先生認為兒子仍未結婚置業,又打算日後開設診所創業,而他自己有工作能力和收入,便決定先幫兒子儲錢。
由於Johnson是專業人士,起薪點很高。因為去年9月才新入職,所以今年他毋須交太多稅款,但明年便大大不同了。
月供形式買延期年金
根據稅務局網上計算機,他明年須繳付約25,000元薪俸稅;加上預繳稅,須交稅款將超過一個月薪金。對一個在職場才剛起步的年輕人,震撼力肯定是不小。
Johnson眼看父親買了一個延期年金方案,可節省約10,000元稅項支出,感到很吸引。但現時要他拿出60,000元供款,其實有點吃力 。
建議他採用月供形式買延期年金。假設他4月開始每月供款5,000元,明年3月他已累積60,000元的供款,足以增加60,000元的免稅額。
Johnson遺傳了父母的「慳家」基因,每月撇除給父母的10,000元家用,仍有15,000元盈餘。
如果他每月投放5,000元至延期年金方案,他每月仍有10,000元盈餘;若將節省的10,000元稅項也計算在內,那麼全年便有約13萬元盈餘。
筆者並不建議,Johnson在這一年內將這筆資金作過度投資/增值,為甚麼呢?
其實作任何投資增值時,同樣要明白現金流的重要性,並須居安思危。現時Johnson在職場才剛起步,身邊資金也不太多,不宜貿然作大幅投資增值。
反而應先安頓好一些保障類項目,例如醫療、危疾保險等,待一年後財政根基更穩定時,才作較有規劃的投資增值。
那10,000元家用怎樣安排,才可以達到更高成效?估計要開設診所也應是十年後的事,Johnson對置業暫時也沒特別規劃,所以這筆資金,在未來三至五年未有甚麼特別用途。
陳先生本身也有積蓄,所以這筆每月都在增加的錢也可算是「閒錢」。筆者建議他將這筆錢作較中長線的投資增值,作為兒子日後創業、結婚、置業的資金。
筆者建議一個五年供款的儲蓄保險方案,十年後這筆資金若可滾存至約70萬元,以零存整付模式計算,每年回報約5.5厘,比坊間的定期存款利率更吸引。
十年後若置業「上車」或創業的時機未到,大可再讓資金繼續滾存,到第15年戶口總值可達102萬元,相當不錯。
不要忘記Johnson今年開立的延期年金方案,在第十年時也增長到32萬元,也是一筆備用資金。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