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代 生兒育女 資料圖片

最後一代想生兒育女都市人

樓市

廣告

Anthony Sir:

您好!最近跟朋友聊天,發現很多人都不想生兒育女,政府不是推出很多政策鼓勵生育嗎?為甚麼沒效果?以前說樓價貴,現在樓價都低了那麼多,反而更不想生兒育女,為甚麼?要怎麼做才可以讓人口持續增加呢?

讀者Tom

「點解你重諗住生BB呢?」身邊不少年輕朋友都有這個疑問。是的,我們可能是最後一代想生兒育女的都市人。
生育率下跌不是香港專利,內地以至世界各大城市都跌。
根據2023至2024年數據,出生率最低的是首爾,只有0.55%;第二低是上海0.72%;香港及新加坡排第三、第四位低,分別是0.75%及0.97%,遠低於維持人口數量的推算數據2.1%。

近年香港政府推出很多鼓勵生育措施,有用嗎?例如生一胎有20,000元;輪候公屋及抽居屋者,有初生嬰兒又可以優先。
這些措施本來已經不吸引,更甚的是轉頭因為財赤嚴重,cut了孩子2,500元津貼;又全方位向中產開刀,加費、cut福利。政策前後矛盾,令更多年輕人堅決不生育。
原因一:經濟差自己都顧唔掂,重點生?
過往很多人都說香港樓價高,所以不願生,錯晒!近年樓價已下跌三、四成,見到更多人願意生兒育女嗎?
完全沒有!當年樓價雖高企,但百業興旺,打工仔搵到食;老闆賺到錢,不介意生多兩個。
樓價跌了三、四成,拖冧整體經濟,負資產急增,政府視若無睹,完全沒減供應、沒救市,打工仔搵唔到食;老闆蝕錢,試問誰有心情與勇氣生BB?

原因二:人工智能(AI)發展太快,搶飯碗,令人不安。
在香港,金融、零售、文職等行業,AI已開始搶灘,銀行櫃員機取代七成櫃員崗位;甚至連律師寫合約、會計計賬、創作、銷售、醫療等很多工作,都已被不用放假、不用加人工的AI取代。
個個都話AI不會取代人類,是取代不了頂尖的高手,那一般平常人呢?以前我們常常擔心輸在起跑線,在AI世界,隨時連跑道都沒有。
原因三:生仔花錢花精神不如自己歎世界。
上一代將生兒育女視為人生重任,傳宗接代,養兒防老。請問今時今日,還會期望養兒防老嗎?

對內做好經濟對外吸引人才

社交媒體上隨處可見反生育宣言:為何要生仔綁住自己,不如用養子女錢,買個安老院貴價房,至少有人斟茶遞水。

以上說法沒有對與錯,只是個人價值觀不同而已,有「00後」網民直言:生仔是上一代的關鍵績效指標(KPI),我們這代KPI是活得開心。
那如何刺激人口回升?對內,首先當然要做好經濟,令市民覺得將來前景光明,可以賺到錢搵到食。看不到未來,點生兒育女?
對外,持續吸引人才,吸引資金來港,做好經濟也是基本。人才來港是為發展;企業資金來港是為賺錢,必須重拾香港當年遍地黃金的環境,這樣資金人才就會來,人口自然會上升。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太古城上月最新放盤叫價是多少?

太古城上月最新放盤叫價大約…各區樓市買賣詳情請看

九龍區有哪些大型屋苑放盤呎價最低?

九龍區不少受歡迎的大型屋苑呎價對比上月都有回落…各區樓市買賣詳情請看

撰文:1% Antho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