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 貪婪 資料圖片

市場在恐慌與貪婪交替中 不斷重演

投資

廣告

過去一段時間,由標準普爾500指數在短短數個月內急挫超過20%,引發市場極大恐慌,CNN Fear & Greed Index一度跌至「3」極端水平,VIX恐慌指數亦曾飆升至60以上,情緒上可以話接近崩潰邊緣。恐慌過後,市場開始重生?市場從低位回升接近兩成,市場亦即將要閃現非常罕見的一個牛市訊號:茲威格廣度衝力指標(Zweig Breadth Thrust Indicator, BTI)。

BTI以股市十個交易日為區間,取十日上漲股票移動平均量,除以上漲股票加下跌股票量,由低於40%,躍升至61.5%以上,市場上由極度超賣,然後轉為超買。
過去歷史上這個訊號出現極為罕見,更有分析指BTI的歷史命中率接近100%,觸發後往往代表牛市初期的重生。

別盲目相信任何一個指標

有網友便就此問及:納斯達克指數是否已經脫險?
然而,筆者亦一向強調:市場市場瞬息萬變,市況隨時都可以扭轉,不要盲目相信任何一個指標。指標只能代表偏好還是偏壞,無論市況任何變化,最重要仍然是做好風險管理。
歷史上BTI出現後,絕大部分時候市場是向好,也不代表每一次都100%成功,亦有例外情況,不代表後市不會再跌,市場並沒有100%準確的指標,不可以一見到指標就盲目衝入市場。

今次市場波動,並非市場經濟的基本因素全面崩潰,其中一大原因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加徵關稅措施,令市場陷入恐慌,擔心重演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
其實回顧過往每次經濟危機初期,市場情緒一樣極度悲觀,最後真真正正出現超級大災難的次數,其實遠遠比大家擔心的為少。
其實正如筆者過往提醒股民:「市場一向在「恐慌與貪婪交替」中不斷重演,情緒波動只不過是市場週期的一部分。當投資者最驚、最恐慌的時候,往往正是機會逐步醞釀的時候。
筆者在前文也分析過:回顧歷史,標準普爾500指數短時間急跌20%後,往往是見底先兆。
4月初筆者亦曾提醒,標普500指數由高位跌兩成後,市場極可能短時間內築底。美股也確實由4月7日起暫時未再創新低,並出現超過10%的反彈。

建議讀者可以密切留意率先回復「解放日」跌幅,甚至升破3月中高位的股票。這類股票不但下跌較少,回升較快,而且往往是未來升浪內的領頭羊。
選股時,可多加留意以下特點的個股:(一)跌市期間相對抗跌(即跌得比大市少);(二)反彈時領先破位;(三)業績支撐,基本面強勁;(四)有近止蝕位,風險可控。
事實上,筆者仍以「摸住石頭過河」態度,現階段持倉約四成,亦會等待新一輪買入訊號。
例如出現小型回調後再拗腰上升,止蝕位近,風險可控,屆時才會逐步增加持倉,同時緊貼止蝕位控制風險。
未來路仍崎嶇,「市動心要靜」,我們並不需要預測未來,只要控制好風險,就能夠穩穩步步穿越市場風浪。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潘家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