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地鐵 低頭族

內地客質疑東京地鐵「高素質」 低頭族沒有靈魂 長春地鐵更有人情味

時事

廣告

東京地鐵以整潔、安靜、有序聞名,深受旅客讚譽,2024年日均客流達870萬人次,準點率99.6%。然而,一位內地遊客在小紅書發帖,質疑日本人搭地鐵的「高素質」神話,稱東京地鐵乘客多為「低頭族」,專注手機、眼神空洞,鮮有交談,彷彿「行屍走肉」「沒人真正活著」。他將這種「可怕的安靜」歸因於東京的生存壓力,認為乘客避免交流、對視與打擾,地鐵成為逃避現實的「手機避難所」,刷屏後卻更感空虛。反觀其家鄉長春地鐵,雖擁擠,卻充滿方言與「煙火氣」,更接地氣。帖文點擊量破200萬,引發熱議。

網民反應兩極

X與小紅書網民反應兩極。認同者稱:「東京地鐵安靜得壓抑,像機械化社會。」「低頭族不交流,確實少了人情味。」反對者則說:「安靜是尊重,不像有些地鐵大聲喧嘩。」「喜歡吵你去廣州地鐵,我愛東京的秩序。」討論反映文化差異:日本重視隱私與公共禮儀(《日本經濟新聞》指90%日本人視地鐵交談為不雅),而內地城市如長春(日均客流70萬)更重社交氛圍。有人調侃:「東京地鐵像圖書館,長春像菜市場,各有味道。」

影響與反思

內地遊客的觀察揭示城市文化與生活壓力的碰撞。東京地鐵的「安靜素質」被讚為秩序,卻也被批缺乏活力,反映現代都市人的孤獨感。長春的熱鬧則展現社區連結,卻可能被視為嘈雜。有網民總結:「東京安靜是規範,長春熱鬧是人情,無高低之分。」未來,城市地鐵或需平衡秩序與人情,如增設互動空間或活動,緩解壓力。香港可借鑑,透過地鐵藝術或文化推廣,增添「煙火氣」,抵禦經濟寒冬下的疏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