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IPO|內媒:螞蟻集團擬將螞蟻國際獨立在港上市 耀才再升近兩成
螞蟻國際計劃香港上市
據內地媒體財新報道,螞蟻集團(Ant Group)在2020年A股與H股上市計劃受阻的5年後,計劃將其新加坡註冊的海外業務板塊螞蟻國際(Ant International)獨立於香港上市,目前正與監管部門溝通,顯示無政策障礙。螞蟻國際收入約佔集團20%,核心業務包括Alipay+、安通環球(Antom)、萬里匯(WorldFirst)及Bettr,涵蓋C端支付、B端收單及B2B跨境支付服務。2024年3月,螞蟻集團重組架構,螞蟻國際、OceanBase(數據庫業務)及螞蟻數科(其他科技業務)分別設立獨立董事會,實行CEO負責制。井賢棟任螞蟻集團及螞蟻國際董事長,韓歆毅掌螞蟻數科,倪行軍領OceanBase。
耀才證券受消息提振
螞蟻集團近期在港動作頻頻,4月25日宣布旗下上海雲進以每股3.28港元收購耀才證券(01428.HK)50.55%股權(總額28.14億港元)。受螞蟻國際上市消息影響,耀才證券5月6日股價一度飆升逾20%至8.57港元,收報8.3港元,漲約17%,成交額16億港元,市值超140億港元。市場預期螞蟻技術賦能將提升耀才競爭力,挑戰富途證券(FUTU)等對手。
市場背景與質疑
螞蟻集團2020年IPO被叫停(原計劃集資345億美元)後,經歷整改,2023年被罰71億元人民幣,馬雲持股降至6.2%,公司轉為無實際控制人結構。2024年淨利潤暴增55.1倍至137.5億元人民幣(路透測算),顯示業務韌性。螞蟻國際若上市,可能集資數十億美元,與寧德時代(預計50億美元)共同提振香港IPO市場(全年或達220億美元)。但中美關稅戰(美國對華245%關稅,中國報復125%)及地緣政治風險(如美國對螞蟻技術出口限制)可能影響估值,市場對其海外業務吸引力存疑。
核心資料表
項目 | 詳情 |
---|---|
上市計劃 | 螞蟻國際擬港上市,收入佔集團20%,無政策障礙 |
耀才表現 | 股價一度升20%至8.57港元,收報8.3港元,市值140億 |
核心業務 | Alipay+、Antom、WorldFirst、Bettr,跨境支付服務 |
市場背景 | 香港IPO或達220億美元,關稅戰帶來不確定性 |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