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媒:內地航空首席專家表示: 「已引入DeepSeek 設計最先進戰機」
AI助力戰機研發與「殲-35A」進展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瀋陽所)首席專家兼科技委主任王永慶近日接受《中新社》專訪,透露其團隊已引入自主研發的DeepSeek大模型,結合實際需求研究其在複雜問題分析與解決中的應用前景。他表示,這是智能化領域的重要嘗試,將成為未來航空科研發展方向。60歲的王永慶在瀋陽所工作近40年,參與設計殲-8、殲-11、殲-15及殲-35等多型號戰機,並培養眾多技術人才。「殲-35A」於2023年11月12日在珠海航展亮相,具備強大隱身性能與智能化資訊融合能力,王永慶稱其在體系作戰中如「組織後衛」,能聯合其他裝備構建高效殺傷網,目前按計劃穩步推進。
瀋陽所為首個飛機設計研究所
成立於1961年的瀋陽所是中國首個飛機設計研究所,長期負責戰鬥機總體設計,被譽為「中國戰鬥機設計研究基地」。截至目前,承擔超40個重點航空武器裝備型號研製任務。自2000年起,中國戰機發展呈「井噴式」增長,王永慶將此歸功於老一輩航空人的努力,從預研到技術突破,展現自立自強精神。
AI技術創新應用
王永慶介紹,瀋陽所創新推出「數智標審系統」,引入數字員工實現技術文件與設計數模的自動化標準化審查,解放科研人員讓其專注核心工作。他強調,AI技術將成為航空科技未來趨勢,瀋陽所將持續探索其在國防工業的應用潛力。DeepSeek作為中國自主AI平台,近年在多領域(如醫療、法律)展露頭角,其在戰機設計中的應用標誌技術突破。
背景
DeepSeek由杭州DeepSeek AI實驗室開發,2025年初發布R1模型,具備高效推理能力,成本低於OpenAI模型。
核心資料表
項目 | 詳情 |
---|---|
AI應用 | DeepSeek助戰機研發,推「數智標審系統」 |
殲-35A進展 | 2023年亮相,具隱身與智能能力,按計劃推進 |
瀋陽所角色 | 60年歷史,設計超40型號戰機 |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