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自救 唯一方法不起新樓
您好!請問閣下認為2025年下半年的樓市會怎樣呢?有機會擺脫之前幾年的頽勢嗎?政府會有救市措施嗎?
讀者Tom
別期望政府救市了,期望市場自救吧,別再起新樓了。
最令人失望的是,政府不覺得這是問題。過去幾年樓價持續下跌,負資產宗數不斷上升,小市民、小業主消費信心盡失。
資產價格下跌,銀行信貸緊縮,大中小企業面臨財困。政府賣地及稅收大幅下跌,陷入千億元財赤,加費減福利。
經濟陷入惡性循環,人人都見到,偏偏政府看不到,還在不斷推地。難得最近樓市出現「小陽春」,期望政府不要幫倒忙。
供應過剩,是樓市最大的深水炸彈。資料顯示,現時一手貨尾仍高企於20,000伙以上。
發展商都要蝕大錢,甚至陷入財困,新盤劈價求售,將二手市場也拉落水。
資料顯示近年負資產宗數已突破40,000宗,這個統計只計算一按,還未計算二按。
有金融機構估計,如果計及二按,實際負資產宗數遠遠超過80,000宗,甚至可能已經超越2003年。
負資產不止燒穿荷包,還燒掉人的消費慾望。看見財富縮水;加上經濟差,份工都不知何時會被人工智能(AI)取代,誰還有心情消費?有錢都留來傍身。
政府統計處資料顯示,2025年2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為294億元,按年下跌13%。
香港消費市場凍過冰箱;加上外國遊客減少,內地遊客雖多但消費大降級,香港零售飲食娛樂嚴重萎縮,不是無人機可以救得了。
銀行「收水」,企業哪來錢投資發展?樓市低迷,資產價格大跌,銀行紛紛收緊企業貸款,企業融資難過登天。
政府表示已勸喻銀行不要因為資產價格下跌而call loan,那就直接cut loan。例如原本你有3,000萬元信貸做生意,現cut到2,000萬元,即是直接將生意規模砍掉三分之一,如何發展?
北都應走創科路線
最令人費解的是,政府仍然非常積極推地起樓,例如急急推安達臣石礦場、佛堂澳137區、東涌延線土地,當然還有北部都會區,政府似乎覺得多建樓是靈丹妙藥,誰知市場已消化不良。
要救樓市,發展商要立即放下鏟子,不要再投地,不要再起樓。政府應停止賣地,讓發展商有時間去庫存;發展商也應為自己著想,還有那麼多貨尾,還起甚麼樓?
北部都會區是國家任務,不能不推,明白的,但拜託不要再以「起樓」為目標。北都應該走創科路線,吸引AI、生物科技等高增值產業進駐,打造香港矽谷,經濟自然會好。
對於仍未上車的市民,可以偷師新加坡的組屋(HDB)模式。組屋價格與市場脫鈎,由政府補貼,確保市民買得起。
政府可擴大資助房屋計劃,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低於市場價的單位。同時又不用推倒香港的私樓,救消費、救信貸、救經濟。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太古城上月最新放盤叫價是多少?
太古城上月最新放盤叫價大約…各區樓市買賣詳情請看。
九龍區有哪些大型屋苑放盤呎價最低?
九龍區不少受歡迎的大型屋苑呎價對比上月都有回落…各區樓市買賣詳情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