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士司機負資產「劈匙」交車!再呻生意難撈、車行吸血收貴租:當日引入App就知死路一條
廣告
的士業界近日再度爆發不滿情緒,21個業界團體早前前往運輸署西九龍政府合署請願,要求政府修訂法例,嚴厲打擊非法白牌車及相關平台。香港的士小巴商總會會長周國強直言,業界已忍耐十一年,如今「已失去對政府的信心」。
的士司機心灰意冷選擇「劈匙」
與此同時,有前線的士司機亦在社交平台「的士司機資訊網」發帖表達無奈與憤怒,有人直言「做到心灰意冷,交匙比車行!」批評平台折扣戰、街道冷清、租金昂貴及白牌車橫行,使收入大減,令人難以為繼。另有司機留言稱:「而家夜更再唔減租,根本冇得做!」、「收入少咗25%,基本上好難捱。」甚至有人坦言早已退休,因「心灰意冷」。

的士司機資訊網)
有業界人士批評,政府早年引入流動應用程式(App)平台是「死路一條」,未有從制度上有效監管新型出行模式,變相令白牌車活動無法可依。他們促請政府堵塞法例漏洞,強化執法,對平台營運者與司機作出打擊,保障業界生存空間。
業界指,非法白牌車長期衝擊下,的士行業已陷入深重危機。根據香港的士交易所報價,目前市區的士牌價報約232萬元,正步步逼近200萬元大關;的士聯合交易所最新報價更見220萬元。相比2015年高峰期的723萬元,跌幅達七成,據報高達七成半的士牌現已成為負資產。
業界人士指出,導致行業衰落的因素包括:行業老化、保費上升、乘客需求下降,以及預約出行平台(即網約車)普及等全球性趨勢,加上白牌車在本港屢禁不絕,令業界雪上加霜。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圖片來源:政府新聞處、FB@ 的士司機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