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建股東會︳ 李澤鉅:股東總回報28% 對前景表示審慎樂觀 關稅對業務無咩影響
核心資料表
項目 | 詳情 |
---|---|
股東總回報 | 2024年初至今約28% |
現金儲備 | 80億元(2024年底) |
負債比率 | 7.8% |
股息紀錄 | 1996年上市以來每年增長 |
規管重設 | 九間業務2025-2026年調整 |
財務狀況與業務韌性
截至2024年底,長江基建持有約80億元現金,負債淨額對總資本淨額比率維持7.8%的穩健水平。集團投資組合以受規管項目為主(涵蓋電力、水務、天然氣等),盈利與現金流具韌性。李澤鉅指,關稅對業務無直接影響,因受規管項目的穩定性較高。配合長實集團(01113)及電能實業(00006)的財務支持,集團具備增長與收購能力,但會秉持嚴謹財務紀律,「不會志在必得」。
倫敦第二上市與融資計劃
李澤鉅提到,集團在倫敦第二上市(2024年完成)提供與海外投資者溝通的橋樑,有助提升長江基建作為全球最大型基建集團之一的地位,並為未來重大收購增加融資渠道。他表示,上市後與歐洲投資者互動頻繁,特別是英國與德國的機構投資者,對集團的穩定回報表現興趣濃厚。
規管重設與回報展望
集團旗下九間受規管業務(包括英國UK Power Networks、澳洲SA Power Networks等)將於2025-2026年進行規管重設。李澤鉅透露,團隊正提交建議,過去經驗顯示,在高通脹(2024年英國通脹4.2%)、利率變化(聯儲局4.25%-4.5%)及資本開支上升環境下,新規管期的准許利潤與回報率通常獲提升,例如2023年UK Power Networks回報率上調至5.8%。
資產價值與市場估值
被問及若將資產逐一出售,總值是否會超過長江基建市值(5月21日收報47.35港元,總市值約1190億港元),李澤鉅稱難以具體回答,但相信市場普遍認同此說法。彭博數據顯示,長江基建核心資產估值約1600億港元(包括英國與澳洲業務),高於當前市值,反映市場低估。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