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商低價推新盤策略 樓市有利淡陰霾?|封面故事

樓市

廣告

隨着政府於今年初全面「撤辣」,一度為本港樓市注入強心針,帶動一手新盤銷情回暖,發展商亦趁勢積極推盤。不過,發展商一方面紛紛以「震撼低價」推售;另一方面,現樓貨尾不減反增,未來供應逼近高峰。「價低量多」成為常態之下,樓市是否正面臨價格壓力與信心動搖的雙重困局?

在「撤辣」措施帶動下,發展商密密推新盤,務求在市場氣氛回暖之際,儘快消化手頭貨尾單位。
發展商定價趨向克制,不惜調低定價求去貨。甚至定價低於同區二手樓盤,出現個別現樓項目劈價兩至三成發售的情況。
不過,市況未能全面恢復,需求動力仍顯疲弱。
中原地產報告指出,今年首季一手新盤貨尾量高達22,654伙,預計第二季或突破23,000伙,有機會刷新21年來季度新高紀錄,反映大量單位建成後仍未成功沽出,去庫存壓力沉重。

供應壓力仍在

另一方面,供應前景亦不容忽視。
根據房屋局數據,截至2025年3月底,未來三至四年,一手私人住宅潛在供應錄得10.5萬伙,按季減少2,000伙,連續第四季下跌,累計減少5,000伙,屬近七季新低。但整體供應規模仍龐大,潛在供應壓力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