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車北京工廠擴產 部署1000台機械人 每76秒產一輛車
廣告
日本媒體報道,小米汽車位於北京亦莊的電動車工廠正加速擴產,部署逾1000台機械人,實現每76秒一輛新車下線的驚人效率,以應對SU7轎車及即將推出的YU7 SUV的強勁市場需求。這座佔地72萬平方米的「超級工廠」採用一體化壓鑄技術與高度自動化生產線,革新傳統汽車製造流程,成為中國電動車產業的矚目焦點。香港網民與業界對此表示驚嘆,同時也反思本地製造與餐飲業的創新挑戰。
小米工廠亮點:一體化壓鑄與自動化
小米北京亦莊工廠整合衝壓、壓鑄、車身製造、噴塗、電池組裝及整車裝配六大工藝,核心亮點是一體化壓鑄技術。該技術使用9100噸超大型壓鑄機,將傳統需72個部件、840個焊接點的後輪上方模組,簡化為單一壓鑄件,減少45%生產時間,部件重量降低17%,並降低2分貝行車噪音。此技術由小米與海天合作自主研發,擁有11項專利,僅小米與特斯拉在中國掌握此技術。
工廠部署逾1000台機械人,包含700多台負責焊接、組裝與質檢的機械臂,以及181台使用雷射雷達的自主移動機器人(AMR),實現91%自動化率。傳統流水線被自動導引車(AGV)取代,機械人精準運送與組裝部件,每小時生產40輛SU7,相當於每76秒一輛車,日產量約1000輛。AI質檢系統以99.9%準確率檢查28項高解析X光與紫外線掃描,確保「零缺陷」交付。
擴產計劃與市場表現
小米汽車2021年進軍電動車市場,2024年3月推出首款SU7轎車,截至2025年3月底累計交付258,000輛,首季2025年交付75,869輛,促使創始人雷軍將2025年銷量目標上調至350,000輛。為滿足需求,小米於2024年啟動第二期工廠建設,預計2025年6月竣工,新增150,000輛年產能,總產能達300,000輛。近期再購485,000平方米土地,規劃第三期工廠,鞏固北京亦莊作為汽車創新中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