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泰豐 機器

鼎泰豐堅守手工 拒以機器包小籠包 自動化僅限非料理環節

科技

廣告

以小籠包聞名全球的台灣連鎖餐廳鼎泰豐,堅持以手工製作確保品質,拒絕讓機器進入廚房。北美區執行長楊艾倫(Aaron Yang)接受專訪時表示,小籠包的18摺摺痕與湯汁比例需精準掌控,機器製作會「大幅犧牲品質」。儘管如此,鼎泰豐並非全然排斥自動化,已在北美門市引入機器人處理外送包裹等非料理環節,以提升效率。這一策略不僅延續品牌對品質的承諾,也反映餐飲業在人力與科技間尋求平衡的趨勢。

手工小籠包的品質堅持

鼎泰豐的小籠包以薄如紙的麵皮、18摺的精準摺痕及鮮美湯汁聞名,北美每家分店日均售出1萬顆,全由師傅手工包製。33歲的楊艾倫與32歲的弟弟楊艾伯特共同掌舵北美區業務,他強調:「小籠包製作非常精緻,機器無法達到同等水準。」為維持口感與品牌標準,鼎泰豐拒絕採用機器製作湯包,即便曾測試自動化設備,結果均不理想。這種對品質的執著,讓鼎泰豐在競爭激烈的北美市場保持獨特吸引力,2024年北美門市營收達2.8億美元,同比增長12%。

自動化輔助非核心環節

雖然堅守手工製作,鼎泰豐並未完全抗拒科技。楊艾倫透露,紐約門市因廚房與外帶區距離較遠,引入小型機器人運送外帶包裹,取代過去需員工來回奔波的繁瑣流程。此舉不僅節省時間,也減輕人力負擔,提升外送效率。鼎泰豐的自動化策略聚焦於不影響食物品質的環節,與美國其他連鎖品牌如Chipotle和Shake Shack類似。Chipotle強調員工與顧客的互動體驗,拒絕自動化核心烹飪;Shake Shack則認為人手煎製漢堡能保留獨特風味,顯示手工精神仍是餐飲業的核心價值。

餐飲業的科技平衡之道

鼎泰豐的策略反映餐飲業在自動化浪潮中的謹慎態度。部分品牌嘗試科技應用,如Chipotle於2023年推出「Autocado」機器人處理酪梨,縮短備料時間;星巴克則用AI工具輔助咖啡師記憶配方,提升效率。這些案例均以保留手作精神為前提,科技僅作為輔助工具。鼎泰豐北美區2025年計劃新增三間門市,同時探索更多非料理自動化方案,如AI點餐系統,以應對人力成本上升與消費者對快速服務的需求。隨著餐飲業競爭加劇,鼎泰豐如何在品質與效率間持續平衡,將是其全球擴張的關鍵。